首页 » 汽车品牌 >

禅城升平路:老店留存百年情 繁华落尽待新生

2021-05-11 19:41:23来源:佛山在线

正午时分,记者来到禅城老城区升平路,只见这条老街两边大部分的楼房老态而沧桑,沿街店铺大多已退去了商业功能。与车水马龙的新街相比,这里显得有些空旷而静寂。犹如一个走过风雨的老人,独守喧嚣过后的那份宁静。

然而,提到佛山的商业发展,“升平”一定是一个绕不过的节点。从明清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升平路一直是佛山最繁华的商贸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带都是佛山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中心。那时候,人们常将升平路与“上海南京路”和“北京王府井”相提并论。

如今,升平路已没有当年的繁华,老字号天海酒家和升平商场依然屹立于此,它们承载着几代佛山人的成长记忆,成为佛山人抹不去的独特情结。

明清时期

商贸货品物流重地

打开佛山地图,可以看到升平路北连中山桥,南接快子路、锦华路,中段与高基街连接,路不长,大概500米。

现今的升平路,是由清代的豆豉巷、升平街和快子大街组成的一条商贸街道,位于佛山古镇北部具有悠久历史的商业区,属二十八铺之富民铺。豆豉巷是当时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明清时期,佛山是岭南举足轻重的商贸大都会,汾江河为岭外到广州的必经水路,因而有“四方商贾之至粤者,率以是为归”“川广云贵各省货物,皆先到佛山,然后转输南北各省”的历史记载。

佛山民俗学者余婉韶说,凡靠水的地方都是繁华的商业区,升平商圈靠汾江河,地理位置优越。来自五湖四海的多元文化力量、新工艺、新想法都在升平片区汇聚,成就繁荣盛世。

升平路大部分建筑老态而沧桑,沿街店铺大多已退去了商业功能。

清代学者徐珂在《清稗类钞》里描述:“佛岗(山)之汾水旧槟榔街(今升平路一带),为最繁盛之区。商贾丛集,阛阓殷厚,冲天招牌,较京师尤大。万家灯火,百货充盈,省垣不及也。”

据《佛山街略》描述:豆豉巷“俱开棉花、西货、沉香、浮货行,江西会馆、海南会馆等在此”;道光《佛山忠义乡志》也记载了豆豉巷有多家外省会馆、酒肆、旅馆、戏院等。资料显示,清乾隆年间,仅200米长的豆豉巷,就有27家中成药店,是明清时期佛山古镇最为繁荣兴旺的商贸通衢、物流重地。

1924年,当时的南海县政府开始筹划在镇内开辟马路。1930年,由中山桥南岸桥墩起,从当时的豆豉巷、升平街、快子直街、快子大街到快子上街止,升平路是佛山完整开辟的第一条公路,长490米,也是最繁华的闹市。

为何把马路改名叫“升平”?佛山民俗文化专家梁诗裕说,一方面是沿用升平街的旧名,另一方面,“升平”的意思是“升平盛世”,寄托人们的美好祈愿。

昔日商铺林立

媲美“北京王府井”

沿着昔日足迹,在升平路中段与高基街交接处,十几层楼高的升平商场赫然出现在眼前,在老城区中十分显眼,能想象出这里曾经的繁华。

去中山公园散步的街坊,每晚依然沿着升平路来来往往。偶然被问起时,他们总能对升平路商铺林立时的情境如数家珍。深埋在佛山人心中的,是一份回忆和思念。

今年70多岁的伍伯从小在升平路长大,能指出在升平路的哪个位置曾经设有什么茶楼、电影院。他回忆,上世纪50年代,除了升平百货商店(如今的升平商场)外,市邮电局、人民电影院、佛山大戏院、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文化宫等场所都集中在附近;三品楼、英聚酒家、白云冰室都设在这里。全市理发行业服务质量首屈一指的超然发型厅、售卖佛山特产酝扎蹄的得心斋也曾驻扎升平路。

组建于1957年的升平商场,是当时佛山档次最高、场地最大、商品最齐全的综合百货商店。

伍伯说,当年没有电视、电脑,文化娱乐生活比较单调,佛山人能真实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窗口就是看电影。升平路成了全佛山最时髦的地方,金都和国泰电影院分别放映美国、英国等国外电影和港产片。“首映片场场爆满。散场时几千观众从影院潮水般涌出,蔚为壮观。”

今年60岁的区阿姨说,曾是佛山地标的升平百货,是佛山人的“南方大厦”。货品琳琅满目,层层楼都顾客盈门。在那个还需要布票、粮票的时代,风扇、收音机、相机、手表等都是奢侈品,区姨买不起,只隔着玻璃柜望一望。

那时候,中山桥脚的汾江河,有两个繁忙的码头,船只从汾江河出去,通过珠三角四通八达的水路,可以到广州、珠海、中山等地,众多旅客和商贾的频繁往来,客观上也促进了升平路一带商业的发展。

因而,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升平路延续历史传统,依然是佛山市“最繁华”的闹市和“最中心”的商业区,人们常将之与“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相提并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佛山的城市核心一方面逐渐往祖庙迁移,一方面缺少对旧商业核心区的保护和保留,升平片区渐渐衰落。随着佛山几个大型商圈的崛起,升平商圈竞争力大大被削弱。如今茶楼只剩天海一家,曾经风头无两的升平百货由11家分店,缩减到只剩下升平路的升平商场和位于张槎的升平商贸惠客隆两间店。

往中山桥方向走,记者看到升平路北段的两边建筑正在施工。据了解,这是国瑞升平里的第二期项目,将打造成现代大型购物中心,预计今年开业。升平路是否能恢复往日繁华?让我们拭目以待。

老字号坚守

留住老佛山人情怀

“得闲饮茶啊!”,这是佛山人最常见的寒暄方式,“叹早茶”甚至是很多街坊家庭聚会的首选节目。

说到饮早茶,肯定要到老字号才够有情怀。离升平商场仅一箭之遥,便是“百年老字号”天海酒家。与现在的新式茶楼和食肆相比,天海酒家没有华丽的外观,内部也没有新颖潮流的装修,远远望去,只觉得那是一家小小的,略为陈旧的酒家。只有招牌上那“百年老字号”几个大字,在跟每一个路人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

天海酒家曾为佛山“四大酒楼”之一,自1915年开业至今,已经招待了街坊106年,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天海酒家见证了上世纪30年代至抗日战争佛山沦陷前,佛山茶楼业全速发展的盛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佛山镇内同时经营的茶楼、酒家已有不下30家。仅在升平路就有英聚、德昌、天海等10家茶楼。

沿着楼梯走上大厅,与街上的人影寂寥相比,天海酒家里面却门庭若市。早上8时,2楼大厅早已坐满了客人。

天海酒家每天都有众多老街坊光顾。

每位客人似乎与天海都有一段说不完的故事。曹叔是这里的常客,每天上午,他都习惯带上妻子,叫上一壶靓茶和一两盅点心,静静地待上两三小时,风雨不改。“我就在升平路一带长大,从小爸爸就经常带我来天海饮茶,长大了,这里的味道也没有改变,逐渐便成为一种记忆,成为习惯。”

冼建成是天海酒家的总厨,他在这里已经干了十多年。他说,天海的价格一直都很实惠,能坚持这么多年,靠的是老佛山人简单的、淳朴的人情味,还有一份真挚的情怀。

这些年时不时传出天海酒家即将被拆的信息,但天海酒家至今仍屹立在升平路,迎接着各方客人,延续着传统的佛山味道,维系着佛山人的情感。冼建成希望,升平路能尽快改造提升,恢复以往的繁华,让天海酒家的名号更响亮。

◎相关链接

升平路上的老字号

得心斋

得心斋由佛山人余浩忠创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一间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店。原铺设在繁华的正埠码头附近,即今永安路口。新中国成立后,得心斋转为国营商店,店址设在升平路7号。2011年,由于升平路历史街区改造,得心斋搬迁至文华北路。

得心斋原名“和记猪肉店”,生意颇为兴旺。每日营业结束时,经常会剩余一些猪蹄,店主别出心裁,将剩余的猪蹄制成酝猪蹄、酝扎猪蹄。由于口味新鲜独特,广受四方食客赞赏,店面虽小却常年顾客盈门。特别是酝扎猪蹄流传数百年仍驰名远近,是佛山著名土特名产之一。

超然发型厅

超然发型厅始建时称“超然理发店”,民国十一年(1922)开设,店址在豆豉巷万福楼(今升平路67号)。1931年,理发店从广州购进当时佛山第一台烫发机。1956年公私合营,店铺迁至今升平路53号,改名“超然发型厅”。

凭借精湛的理发手艺,良好的服务质量,洁净的卫生环境,超然发型厅成为佛山首屈一指的理发店。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超然发型厅理发,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2013年,由于升平路历史街区改造,超然发型厅迁至塔坡街,是佛山经营时间最久的老字号理发店。

英聚酒家

英聚酒家位于升平路原佛山大戏院左侧,开设于升平路扩建马路后的1930年。英聚酒家楼高两层,门厅古朴大气,采用西洋建筑作局部装饰和立面处理,中西结合,别有韵味,彰显着曾经的辉煌。20世纪50年代,佛山规模较大的酒家为数不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都会选择在英聚酒家设宴招待亲朋好友。

20世纪90年代初,新生的茶楼酒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升平路商业中心的转移,在佛山饮食业界一度辉煌的英聚酒家生意日渐下滑,最后只能关门结业。

原标题:禅城升平路:老店留存百年情繁华落尽待新生

来源|佛山日报

文图|记者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