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作家笔下,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空间。他们的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也许不尽相同,却能无限趋近心灵的真实。
梁德荣,便是这样的一个作家。他出生在福建,青年时参军,2000年转业来到三水工作,现任三水区文联副主席、《三水文艺》主编。他手中握笔,心中有光,日复一日地书写着三江之畔的烟火气。
梁德荣常说,自己的创作风格是“接地气”。沿着他书写的脉络,我们可以看见一片土地的千百种样子。
攒下一箱书的青年学子
三水这座城,梁德荣是过了而立之年才开始了解的。但写作这件事,他从小就喜欢,并且写作技能在军营里趋向成熟。
在梁德荣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宽裕,自己是在对书的渴望中长大的。每天一放学,他都要跑到家附近的杂货店,看看有没有新出版的连环画和故事书,偶尔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买下一两本,从书中领略文学世界的奇思妙想。
北江大堤上,三水市民眺望江景。/佛山日报记者陈玲玲摄
他十分珍爱这些书籍,并用一个樟木箱收藏着。久而久之,箱子里攒下了一百多本书和连环画,还存着学生时代写下的小说和诗歌手稿。有一次,语文老师带着班里的同学前来参观他的大书箱,大家都羡慕不已。
“看书很快乐,写作更快乐。写的作品能发表,被看见和欣赏,那就是三倍的快乐。”梁德荣如是形容写作的乐趣。每天,他都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揉碎了夹在字里。
1983年,梁德荣高中毕业,到南京某空军部队参军。火热的军营生活里,他担任过机械师,与歼击机维修打交道。同时,军旅生涯也给了他创作的源泉和施展的舞台。
“我喜欢写小说、诗歌,但也不拘泥于这两种文体。在文学创作中,我什么文体都写。”梁德荣说。
在《空军报》举办的“1986诗歌年”活动中,梁德荣连续发表了《飞行师长》《古栈道思绪》等五六首诗,也在驻地漳州市文联机关刊物《芝山》上连续推出了几组诗歌。因创作成绩突出,他两次荣立三等功,经空军政治部文化部考核,进入空军政治学院深造,并破格提干成为宣传干事,逐渐成为写作上的多面手。
2000年10月,梁德荣脱下军装,转业到三水区检察院工作。三水这座岭南小城,走进了这位文人的生命里。
与街坊闲话三江
一个月前,由佛山期刊出版总社与佛山市文促会主办的“佛山悦读荟——梁德荣散文集《北江故事》作品鉴赏会”举行,佛山市五区的作家、诗人等80余人围绕《北江故事》,解读文学、故里与风土人情。
《北江故事》是2019年佛山市文艺精品扶持作品,于2020年10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立足三水,面向北江流域的广佛地区,以三江源流、名城古迹、民间风情、岭南风物、人文遗产、三江食俗、历史名人七个章节、约150篇文章汇编而成,展现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
——《思贤滘上思先贤》一文中,梁德荣写道:思贤滘,首先是大自然表现神奇魔力的地方。它是一条古老的水道,清澈碧蓝,在昆都山和落鸦洲之间平静地流淌着……
——《“淼城”之说从何而来?》一文中,他又写道:将三水替称为“淼”,似乎在坊间已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同。至少,这个由三个“水”字组成的汉字,还是相当受大家欢迎的……
梁德荣所著的《北江故事》。/受访者供图
“《北江故事》这本书能够出版,和你们《佛山日报·今日三水》关系很大。”采访中,梁德荣告诉记者,《北江故事》是他近10年来的专栏作品集。而这个专栏,正是本报副刊版“人文三江”开辟的“闲话三江”专栏。
原来,梁德荣来到三水后,这里浓郁的岭南风情和传统文化再次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一有时间,梁德荣就会搜集整理珠三角的史籍资料,并请教专家、寻访百姓,用节假日探访名胜古迹,通过写作将自己生活中的感想与读者分享。
三水浓厚的文化氛围也给了梁德荣很大的鼓舞。他说,很多本地街坊喜欢看《佛山日报·今日三水》,有些长者甚至会把每一期“人文三江”收藏起来。在此基础上,他的“闲话三江”专栏也因为接地气和散文笔调,受到不少读者欢迎。
一个月前的“佛山悦读荟——梁德荣散文集《北江故事》作品鉴赏会”上,佛山市作协主席团成员赵芳芳说,由“闲话三江”专栏集结而成的《北江故事》,目之所及、笔之所写,都是三水这块热土。如果没有对这块热土的热爱,没有一腔深情,作者不可能写出这本书。
而梁德荣也坦言,对三水了解得越多,文化认同感就越强。他早已把这里当成另一个故乡,并希望在三水长居到老。
续写三水文艺梦
一座城市,除了有华丽的外表,还要有文化软实力。当越来越多的作家、画家、书法家等文艺创作者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
《三水文艺》是三水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这本由三水区文联主办的刊物,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许许多多对三水有着强烈文化认同的创作者在这里留下足迹,推动三水文化繁荣发展。
这些创作者中就有梁德荣。2013年起,他开始担任《三水文艺》主编。在个人工作和写作之余,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这本杂志中。
“我们经历过缺稿的阶段,也有过不知方向的时候。筹备一期,前前后后需要3个月以上。”梁德荣介绍,为了让这本刊物更好地适应时代,他开始结合当下热点和本土特色,给每期《三水文艺》制定一个主题,并组织文艺爱好者外出采风,不断培育新生代的本土作者,不断丰富《三水文艺》的稿源。同时,编辑人员严格把关、审核,让《三水文艺》真正成为一本高质量的刊物。
如今,《三水文艺》坚持一年两期,每期在100页以上,融合了文学、摄影、绘画、书法等艺术。出版后送至三水区图书馆、各镇街文化站,方便市民群众阅读。
“虽然艺术的形式不尽相同,但饱含的感情都是真挚且深厚的。”在梁德荣看来,《三水文艺》能够记录三水的风土人情,团结当地创作力量,坚持办下来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走出三水与其他创作者交流后发现,不是每个地区都能拥有自己的文艺杂志。在这一点上,很多同行羡慕三水。”
4月以来,梁德荣又开始为新一期《三水文艺》的征稿忙碌着。他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一期的征稿主题以此展开,挖掘三水红色故事。
再往后看,梁德荣的初心依然不变,认认真真地办好刊物,激励越来越多青年创作者涌现,资深创作者继续创作优秀作品,让《三水文艺》承载更有温度的城市文化就够了。
对话
记者:创作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吗?有没有灵感枯竭的时候?
梁德荣:我本身有工作,所以平常都是早上五六时起床,写写字、练练笔之后再出发去上班。每天这么早起,你如果问我辛不辛苦,坦白讲,我觉得不辛苦。因为这就是我喜欢、热爱的事情。
在灵感上,主要还是多观察、多思考。外出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觉得有价值,我就会用手机记录下来。灵感是稍纵即逝,要善于抓住它,不然很快就会忘记,没有办法持续地写作。
记者:你出生在福建,成长在部队,后来又到了三水工作。对你而言,三水是怎样一个地方?
梁德荣:我的作品很多都是有关家乡故土的,基本都是一些土腔土味的文字。但这个故土,不一定是自己出生的地方,也可以是常住的地方。从部队转业到三水后,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并自认为这是我的另一个故乡。
有了这片土地,笔下的文字才有了地基,记录的人物才会有血液。我始终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进步。
人物简介
梁德荣,笔名刘念、刘一念。祖籍福建武平,1983年参军,2000年转业到三水工作。现为广东省作协杂文创作委员会委员、三水区文联副主席、《三水文艺》主编,曾任佛山市作协副主席、三水区作协主席。
目前,梁德荣已出版《岁月》《闪烁的星群》《人们为什么要说假话》《北江故事》等书,曾荣获“佛山文学六十年优秀作家”“佛山新世纪十佳诗人”称号。在《诗刊》《解放军文艺》《文艺报》等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0多篇,在全国、省、市各种文学竞赛中获奖上百次。
原标题:三水作家梁德荣:邂逅一座城 书写一生情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