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她威风凜凜,声如洪钟,一句“蛇矛丈八枪,橫挑马上将”,以气势磅礴的声音,唱活了勇猛张飞;一句坚如铁铸的“丢开哨棒挥拳上,杀得性起气昂昂”塑造打虎英雄武松。她就是著名大喉唱家白燕仔。
白燕仔,原名陈庆旺,祖籍新会外海。她出生于南海县佛山镇(现禅城区),是佛山培育的粤曲艺人。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一级演员,她因成功塑造了岳飞、武松、牛皋、林冲、朱老巩等英雄人物形象而蜚声艺苑。
因救场得名白燕仔
曲目激发抗敌热情
1919年,白燕仔在佛山出生,父亲陈甜是知名音乐师傅。她7岁起跟父亲学唱粤曲子喉、平喉、大喉,后师从招大银,改名陈燕娴。
1932年,13岁的陈燕娴到佛山镇升平路冠南茶楼听曲,当时广州女伶新苏苏、白燕仔已在此处演唱多时,但当天白燕仔一直没有露面,茶客等得不耐烦,此时有听过陈燕娴的茶客推荐她上台顶替,一曲唱罢赢得满堂喝彩,她的名声也不胫而走。后来,广州的白燕仔因结婚息影曲坛,陈燕娴就沿用了这个艺名,开始在冠南、翠眉楼、富如等茶楼和佛山附近演唱,技艺日臻成熟。
1941年,白燕仔得著名大喉唱家熊飞影指导,专攻大喉,融会贯通粤曲大喉各门流派的演唱风格和特色而自成一格,成为粤曲大喉代表人物之一。她声音清亮高亢、激越昂扬、粗豪奔放,吐字铿锵有力,唱腔流畅稳当,而且善于运用不同的行腔,塑造性格、感情各异的人物形象,演唱的《十二金牌召岳飞》《武松打虎》《牛皋扯旨》《周瑜写表》《夜战马超》《林冲》和现代曲目《朱老巩护钟》等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白燕仔。/网络图片
全面抗日战争期间,她一直在佛山和外地参加不固定的曲艺队的演出活动,除演唱《伍员夜出昭关》《走麦城》《白门楼斩吕布》《霸王别姬》等流传较广的大喉曲目外,还经常演唱以精忠爱国为主题的曲目,如《祭岳王坟》《十二金牌召岳飞》《边塞遍开自由花》等,推动当时被日寇欺凌蹂躏的群众激发起抗敌御侮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白燕仔仍然积极参与宣传活动。1953年,广州市文化局成立,为改变曲艺队伍聚散无常的状态,她加入“丽声”曲艺剧团。
多年坚持演出
推动曲艺事业发展
1954年底,广州市曲艺学会成立(后更名广州市曲艺联谊会),推选李少芳、白燕仔为正、副会长,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曲艺界的团结互助合作组织。1957年12月,曲艺联谊会改选,白燕仔当选为会长。1958年,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在北京举行,白燕仔的大喉独唱《三元里平英》获好评,并安排在北京怀仁堂为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表演。为了进一步推动曲艺事业发展,同年11月,广州市文化局把集中了粤乐精英的广东民间音乐团和粤曲名家荟萃的曲艺联谊会,合并为广东音乐曲艺团,白燕仔是主要演员。
1960年1月,广东音乐曲艺团在参加了全国优秀曲艺节目汇报演出后,到河南、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等省、自治区巡回演出了3个月,所到之处,反响热烈,扩大了广东曲艺的影响力。
1961年广东曲艺工作者协会分会成立,白燕仔被选为主席,此后曾任广东音乐曲艺团团长、艺术指导、艺术顾问。1984年起,她兼任教学工作,学术职称为国家一级演员,曾当选广东省人大代表,历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妇联常务委员等职务。
白燕仔曾多次赴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演出和讲学,在粤曲大喉逐渐式微的背景下,令听众眼前一亮。1990年春节,中国曲艺家协会广东分会、广东音乐曲艺团、广州市文化工会等联合主办“著名曲艺演唱家白燕仔从艺六十周年演唱会”,在广州平安戏院举行,集中展示其艺术成就。
白燕仔多年坚持演出,推动曲艺事业繁荣发展。2000年5月7日,白燕仔因病不治,享年81岁。省、市文化界和众多徒弟近400人为其送行。
原标题:南粤曲艺名家白燕仔:一代大喉宗师唱出英雄气概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