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和佛山,这对经济实力相当的“万亿城市”,同为制造业大城,同是观察中国制造的重要窗口,在城市竞争的赛道上你追我赶,常被同框聚焦。刚进入2021年,宁波再次刷新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高度。面向“十四五”,宁波雄心万丈,致力进阶高能级城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宁波,这座与佛山经济结构相近、城市能级与格局相似的城市,可给佛山带来怎样的启示?宁波打造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思考与经验,对佛山有什么启发?
扫码看视频
宁波 :后万亿时代城市跃升的万丈雄心
城市名片
坐标浙江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地处长三角南翼,别称甬城
面积陆域总面积9816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8355.8平方公里
人口2019年末常住人口854.2万人
GDP 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08.7亿元,位居浙江省第2位
荣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双创”示范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城市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回望极不平凡的2020年,值得为“低调”的两座城市鼓掌:宁波GDP12408.7亿元,稳列全国城市第12位,计划单列市第二;相隔千里的佛山同样稳居“万亿俱乐部”。
这对经济实力相当的“万亿CP”,在城市竞争的赛道上你追我赶,常被同框聚焦。两市分别位于中国经济发展“双子星”的珠三角、长三角,同为制造业大城,同是观察中国制造的重要窗口。在各自的重要会议上,佛山研究过宁波,宁波也分析过佛山。
面向“十四五”,两市各显神通,谋划撬动后万亿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支点。宁波雄心万丈,紧抓国家战略机遇,致力进阶高能级城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佛山蓝图绘就,同样蹄疾步稳,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
中流击水,不进则退。宁波,这座与佛山经济结构相近、城市能级与格局相似的城市,可给佛山带来怎样的启发?
战略大格局
高位谋划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一个地区要善于在国家重大战略中找准定位,尤其要主动谋划,储备一揽子重大项目,觅得先机,找准时机,精准对接。
谋全局者胜,谋大势者赢。
外界洞察佛山、宁波这两座长期位居中国发展前列方阵的城市,不约而同认为,他们善于跳出域内、放置大局,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抢抓历史发展机遇。进入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相继成为国家战略,宁波、佛山将如何选准跑道、切换跑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十四五”时期,宁波将加速构建“拥江、揽湖、滨海”城市空间格局,赋能全域美丽宜居品质城市建设。图为宁波最早的“宁波港”港埠三江口。/宁波市委宣传部供图
其实,作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宁波,英雄也有气短处。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与沪杭苏“群狼共舞”,宁波资源禀赋并不占优。在中国交通格局中,宁波长期处于长三角神经末梢;科创资源上,这个盛产院士的地方,却少有全职院士。2017年,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以外贸著称的宁波却未被纳入。行胜于言的宁波主动找差距、补短板,积极谋划对接,最终在2020年被纳入自贸区扩区范围。
“十四五”千帆竞发,城市升级超车的战略机遇大幕拉开。宁波铆足干劲,以大视野、大格局、高起点谋划,站在历史高位对接国家战略,进阶高能级城市——目标2025年生产总值1.7万亿元,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积极融入长三角、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是宁波的愿景。根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规划,到2025年,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在此背景下,浙江在去年专门谋划了“十大千亿级”超级交通工程,其中涉及宁波的就有六个。宁波要抓住战略风口,实现惊人一跃。
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抵达宁波的第二天,通苏嘉甬铁路启动海上钻探。这个超级工程将连接南通、苏州与嘉兴、宁波,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宁波更加紧密地拉进长三角城市群的怀抱。
沪甬一体化的蓝图铺开,曾经位于长三角末梢的宁波,将成为枢纽型重要节点城市,定位为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宁波市委政研室产业处处长李昭介绍,宁波已在离上海最近的桥头堡建设前湾新区,打造沪甬人才合作先锋区,招引上海各种资源。
前湾新区之于宁波,好比前海新区之于深圳,是21世纪宁波最大的IP。2019年7月,宁波前湾新区批复成立,总面积604平方公里。从此,宁波的转型发展由“甬江时代”全面跨入“湾区时代”。
位于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几何中心的前湾新区,是宁波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区域,更是宁波未来发展的最大机会。主动承接宁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这波超级红利,前湾新区将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战略大平台,以及产城融合发展未来之城。
宁波用行动证明: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正如李昭所言,一个地区要善于在国家重大战略中找准定位,尤其要主动谋划,储备一揽子重大项目,觅得先机,找准时机,精准对接。
佛山传媒集团扬帆“十四五”调研组在宁波软件园创新共享中心参观采访。/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李伟浩摄
提升万亿城市的能级,是宁波面向“十四五”的重要抉择。宁波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何竹明向佛山传媒集团记者介绍,宁波县域经济强大,中心城区的首位度不明显。与佛山一样,宁波面临城市格局重塑以及强中心的使命。
大通道之外,宁波还在谋划大枢纽。规划的宁波西综合枢纽旅客吞吐能力6000万人次。根据目前的空铁一体化方案,宁波西站将与宁波机场四期扩建同步谋划,总投资计划1000亿元,形成未来宁波最大的交通综合体。
地铁建设全面加速。宁波虽起步晚,但6年通4条线,里程达155公里。接下来5年内,宁波地铁总里程将达278.7公里,为宁波提升市区人口密度、创新浓度以及培育高端服务业赋能。
何竹明还透露,“十四五”时期,宁波将打开城市发展空间,加速构建“拥江、揽湖、滨海”格局,以三个发展圈层,串起宁波最美轴线,赋能全域美丽宜居品质城市建设。
站在万亿城市的新起点,担当广东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重任的佛山,如何打开城市发展格局、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宁波经验值得佛山借鉴。
创新大平台
进阶高能级城市的发动机
甬江科创大走廊剑指全球新材料创新高地、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全国关键核心基础件科创高地,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引领性科创策源地。
长三角一体化的“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意味着长三角要在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站在前进通道上看未来,李昭直言,要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宁波需要高能级平台聚合各类创新资源。甬江科创大走廊应时而生。这是宁波摸清家底后的顶层设计,更是宁波进阶高能级城市的发动机、助推器。
甬江科创大走廊指挥部产业招商部部长方永军介绍,大走廊剑指全球新材料创新高地、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全国关键核心基础件科创高地,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引领性科创策源地。甬江实验室目标建成宁波抢占未来发展一席之地、参与全球竞争、承担国家创新重任的科技战略力量。
佛山传媒集团扬帆“十四五”调研组在宁波城市展览馆调研采访。/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潘伟欣摄
胸怀万丈雄心,行进步步为营。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思路清晰——空间聚焦、功能凸显、行动明确、目标精准。宁波选择有基础、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相关产业作为切入口,打造22个创新功能单元,“科创+文创”齐头并进。
甬江畔的宁波文创港,矗立着“无穷大”数学符号红色雕塑,引人遐思。仅用一年多时间,破旧场所蝶变“小清新”的宁波文创港,入驻率达95.7%。几公里外的宁波软件园主打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与智能制造等,已引进各类软件项目(平台)585家。
“借力甬江科创大走廊资源要素,我们走出一条以院企合作为基础的创新路径。”浙江奋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士省介绍,企业正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力攻克纳米橡胶的关键制备技术,力争三年内将高新技术产品利润贡献率提高至50%,以科技“硬实力”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人口红利时代过去,创新资源聚合时代来临。
目前,仅甬江科创大走廊就已集聚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17家高能级科研院所,吸引2000余家企业落户发展,共奏“企业+院所”的科技创新最强音。在作为前湾新区组成部分的宁波杭州湾新区,创新同样蔚然成风,已聚集一批院士工作站、创新平台,仅吉利研究院就进驻1.2万名研究人员。未来,这里还将建成沪甬人才合作先锋区。获2020年度全国“科技创新贡献奖”的宁波柔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在杭州湾新区孵化成功的企业之一。
创新驱动发展,犹如甬江奔流,昼夜不息。如今,前湾新区已聚集一大批龙头企业,引进2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项目45个,大批高端人才涌入,吸引了上海、杭州、温州等大量投资者的目光。
政府搭台引线,院所攻关技术,企业按需对接,形成产学研转化的“宁波模式”。这些高能级平台已成为宁波吸纳高端人才的“蓄水池”、人才施展才华的“主舞台”。
反观佛山,自身科创资源相较北上广深偏弱,创新资源集聚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值得期待的是,在甬江科创大走廊指挥部成立的这一年,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管委会挂牌运作。一年多来,三龙湾从“养在深闺人未识”蝶变为大湾区璀璨明珠。今年2月,《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年)》正式印发。三龙湾的建设,需要继续举全市之力推进,市、区、镇一盘棋统筹;需要创新驱动、智造引领,高质量建好季华实验室,引进更多高能级院所;需要用好开放合作这一招,引进全球先进机构和项目。
产业大集聚
超前谋划下一个万亿增量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包括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汽车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宁波意识到,创新求变势在必行。
宁波的紧迫感,源自面对新发展大势的自我审视,以及对抢抓新发展机遇的强烈渴求。
早在2018年,时任宁波市委主要领导在谈及城市竞争时,就对佛山等地经济进行分析,勉励全市奋勇争先。当年,宁波就发出自问——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后,下一个万亿的增量在哪里?
在深入分析自身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尤其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研究、谋划、论证后,宁波作答: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包括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汽车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佛山传媒集团扬帆“十四五”调研组与宁波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负责人座谈。/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潘伟欣摄
产业提质扩量、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攻关,成为宁波产业集群建设的两条战线。一方面,高质量加速做大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提升制造业能级;另一方面,建立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体系,培育一批替代进口甚至领先全球的零部件集群。
产业要“三最一高”:布局在基础最好、条件最优、效益最高的地方,真正实现高质量的集聚。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汽车制造产业是宁波打造的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其2019年新区整车产销占宁波的40%、浙江的20%。
从产业价值链来看,宁波更是瞄准中高端。例如,另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绿色石化产业,不片面依靠增加炼油量,而是主要通过推动产业链向下游的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等延伸,发展高附加值化工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端石化产品。
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宁波软件园等稳步推进建设后,将成为支撑宁波产业集群的四梁八柱。借助这些梁柱,引进高能级科研院所,宁波称之为“栽树工程”,从宁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各区各部门,全面助攻,力度空前。
玉汝于成,硕果累累。如今宁波已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院校合作,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69家,其中超50家主攻方向与“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相吻合。
纵观宁波近年发展,大院大所构成的“最强大脑”“硬核翅膀”,正是这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弯道超车的底气所在。未来,宁波还将不惜重金继续引进强校、强院、强所,逐一落实个性化帮扶措施,引导院所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突破“研发—落实个性化帮扶措施—产业化”的瓶颈。
宁波湾区经济研究院院长敖丽红分析,产业集群生态圈体现企业协同作战理念,发挥集聚作用、引领作用、带动作用。宁波建设产业集群正是以大平台支撑、大企业引领,提升现代经济体系综合实力、科技实力和竞争能力。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一个人如此,一座城也如此。
佛山、宁波,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双子星”上的制造重镇,不管形势怎样变化、挑战如何严峻,都保持着发展壮大制造的战略定力,坚定扛起制造强国的责任担当。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做大做强,定将成为佛山、宁波走向美好明天的利器。
佛山观察
大战略大平台撑起下个万亿的“梁柱”
在宁波调研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宁波“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以及善于把握国家战略机遇推动自身发展的敏锐嗅觉。
看宁波,在全国全球找准定位,以大战略、大平台、大项目,构建城市的“四梁八柱”,奋力进阶高能级城市,谋划下一个万亿发展增量。
从产业来看,宁波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无疑将为城市跃升提供坚实基础。从大平台来看,甬江科创大走廊、前湾新区等,聚合高端科创资源、推动产城人文高质量融合发展。面向未来,宁波系统谋划宁波西综合枢纽、沪甬跨海大通道等大项目,也将为其建设交通枢纽城市赋能。
观察宁波,看见佛山。
在新时代城市的竞争中,重大载体平台、重大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的影响愈发明显,同在珠三角的东莞松山湖、鹏城实验室等就是明证。对佛山而言,举全市之力建设好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磁吸全国乃至全球创新创业资源,势将为佛山构建多元创新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系统谋划,能级提升。
产业发达是一个地区繁荣的基础,但要实现长期稳步发展,需要跳出经济抓经济,补上城市功能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短板。
我们期待,佛山抢抓发展机遇期,系统谋划提升自身城市能级,加强地铁建设力度、强化佛山西站枢纽功能,加速推进佛山新机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锻造与万亿经济规模相匹配的城市形态品质。
佛山行动
进一步发挥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佛山国家高新区、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载体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佛山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报告
高标准建设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引进高端人才、核心技术和关键项目,引领一环创新圈跨越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全面掀起交通大建设。——2021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更多价值阅读和调研视频请扫二维码
原标题:扬帆“十四五”跨省大调研|宁波
来源|佛山日报
策划|吴礼晖、何仁军
统筹|王亚亮、尹保山、吴岚岚、何宁、陈伟鹏、陈婉萍
采写|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覃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