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三水银洲贝丘遗址:山岗旧迹闪烁人类文明之光

2021-03-03 14:21:44来源:佛山在线

三水区白坭镇东南约6公里的西江和北江交汇处,有一个曾经盛极一时且影响久远的三水人类文明发源地——银洲贝丘遗址。

将时间倒推4000年,三水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耕耘打鱼,手工制陶,甚至磨制出装饰用的玉玦。潮水日复一日翻涌向岸边,遥远的烟火气息堆积留下一个时代的烙印。

银洲贝丘遗址是迄今为止三水最早发现人类活动的地方,堪称三水人类文明发源地。随着遗址上一件件文物被发掘出土,那些被尘封了数千年的珠江三角洲史前历史,又一次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一座小山岗跨越四千年

走进位于白坭镇周村村委会银洲村的银洲贝丘遗址,眼前是一个高度约15米的椭圆形山岗,当地村民称为豆兵岗。

小山岗面积近4万平方米,树林茂密,杂草遍地,与一般的农村山地相差无几。在山脚处,矗立着一块写着“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让人将它和银洲贝丘遗址联系起来。

在考古学上,贝丘是古代人类居住遗址之一。古代人类将水产资源作为主要生活利用对象,食用贝类后遗弃,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一层层的贝壳堆积,由此称为贝丘遗址。

银洲贝丘遗址第一次发掘现场。

据《三水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记载,银洲贝丘遗址是在1983年6月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91年底广东省文物考古队首次试掘。1992年至1995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水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又对银洲贝丘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

鲜为人知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对银洲贝丘遗址的发掘,缘起1989年在珠海的一次学术研讨会。当时,考古学界想对珠三角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期的遗址进行总结,考虑到三水处于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之地,河网密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北京大学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选定银洲贝丘遗址作为重点发掘目标,合作开展“珠江三角洲史前贝丘遗址研究”项目,就此拉开了银洲贝丘遗址的考古序幕。

新石器时代三足陶鼎。

“当年的发掘颇为轰动。”三水博物馆的老文物工作者麦海曾参与银洲贝丘遗址的考古发掘。他回忆道,当时吸引了包括北大考古系、中科院考古所、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多家顶级考古单位专家。

银洲贝丘遗址的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发现不少墓葬、柱坑、灰坑和一批较完整的房基遗迹,还原了贝壳区、墓葬区、居住区等功能分区,说明当时先民会用火,还会建造房屋抵御严寒和野兽的侵袭。该遗址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木器等,其中陶器三足鼎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首次发现。

据考古专家分析,银洲贝丘遗址的年代大约距今4200年到3800年之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它是目前可知的三水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也是珠三角最重要的贝丘遗址之一,其发掘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史前文化的考古编年,也让人们对该遗址的聚落布局有了初步了解。

2002年7月,银洲贝丘遗址被评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水先民见证环境变迁

银洲贝丘遗址从豆兵岗岗顶和岗坡一直延伸到坡下平地。多年的发掘研究,考古专家不仅发掘出大量的人类居住生活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还分析出三水先民的生活可能存在早、中、晚多个阶段。

最早阶段,先民居住的位置以岗顶为中心,稍靠斜坡分布,留下的遗迹被后代破坏严重,只剩下少量地层和零星的房屋柱洞。这时期的墓葬墓圹规模较大且深,多数有随葬品,分布范围较大,墓葬排列稀疏。

银洲贝丘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白玉玦。

中期是银洲贝丘遗址比较繁荣的阶段,新建房屋出现在岗坡的东部和西部,留有大量灰坑和柱洞。岗顶和岗西南坡则出现大量连续埋葬的墓葬,窄长较浅,揭开表土后即露随葬品、骨架,随葬品少,墓葬有成组分布的特点,似乎代表不同的家族。

到了晚期,先民的遗迹主要位于岗下的鱼塘附近。据分析,先民居住地由高处向低处走的倾向,可能与周边泥沙沉积,海岸线后退有关,周边地貌逐渐从河流入海口地貌,变成湖泊纵横的三角洲平原地貌。

银洲贝丘遗址上发掘的大量堆积贝壳,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三水环境变迁的观点。

麦海介绍,当时的人类主要靠捡拾贝类、捕鱼和打猎为生。而在遗址较早期的堆积贝壳中,文蛤的数量较多,后来渐渐变成了以蚬为主,到了晚期又发现石螺数量较多。从这几种贝类的生态特征看,文蛤需要生存在含盐度较高的水环境中,蚬对淡水的需求较文蛤高,而石螺只能生存于淡水之中。

新石器时代圈足罐。

一定时间内,人类食用后废弃的贝壳不同,文蛤数量减少、河蚬和田螺数量增多,或能反映出古代人类生活于此地开始,到废弃这个地方为止,海水有一个较大范围的后退过程,周围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破译三水史前生活密码

4000年岁月如流水汩汩而去,银洲贝丘遗址已难觅当年的踪迹,但它并没有被人们遗忘。

在三水博物馆展厅里,人们用实景模型来还原银洲贝丘遗址居民生活模拟场景:陶罐、陶豆、陶釜等一应俱全,男男女女有的生火煮食,有的打猎,而他们都穿上了简单的衣物。

银洲贝丘遗址第三次发掘现场。

这样的场景设计很接近历史真实。在银洲贝丘遗址的考古工作中,专家发现了数量不少的陶纺轮,这就是有力的证据。陶纺轮为泥质陶,圆台形,中间穿一圆孔,底部比顶部宽,剖面呈圆角梯形。如其中一个陶纺轮为米黄色,器体扁薄,底部有对称的四道弯月形刻画纹,顶部宽3.3厘米,底部宽4.1厘米,厚0.7厘米。

既然有了工具,可以想象,当时人类开始学习纺织,并制作保暖的衣物,尽管并不知道他们当时纺织用的是什么材料,据推测有可能是动物的皮毛,或树木的细纤维等。

陶器,是银洲贝丘遗址出土的大宗。但是,当时出土的大多是陶器碎片,经过清洗分类后,三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写上了文字,相当于给陶器碎片标上了身份。如“92SDTE8N1h8”,意味着这批陶片是1992年发现的,S 指的就是三水,D是发现的地点豆兵岗,T指的是考古术语“探方”,E8N1指的是方位,东南方位,而h指的是考古术语“灰坑”。

通过修复完成的釜、豆、罐、鼎等陶器,人们可以窥探当时珠三角史前人类的生活模式:将捕捞的鱼、捡拾的贝壳、捕猎到的动物、采集的野菜等,放进陶釜中煮熟,享受到更好的味道;暂时吃不完的食物可以放进陶豆或陶罐中储藏;在制作陶器时,先民不仅关心实用功能,也赋予器形和纹饰等。

三水区博物馆内银洲贝丘遗址居民生活模拟场景。/佛山日报资料图

在银洲贝丘遗址中发现的大量文物也包括石器,如锛、凿、镞、环、串珠,质料主要有板岩、砂岩和页岩,也有霏细岩。此外,遗址还出土了玉玦,彰显出先民对美的追求。

其中,有一个玉玦内径4.4厘米,外径7.1厘米,一侧有一缺口,厚薄均匀,材质细腻,呈碧绿色,材质、做工十分精良,价值不菲。当时,人类还未进入刀耕火种的年代,主要的生产生活工具是石器。而玉的硬度很大,他们能加工出如此精美的玉器,实在让人赞叹。

山水相连,海泽万川。银洲贝丘遗址,是繁华后的沧桑,也是辉煌过的荣耀。当风沙漫过岁月,博物馆里的件件文物成为无声的提醒——那片遗存千年的山岗之上,曾站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原标题:三水银洲贝丘遗址:山岗旧迹闪烁人类文明之光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玲玲

图|三水区博物馆提供(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