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南海区召开,16个项目现场签约,宣布加入南海的氢能“版图”。11月,以“聚焦电子健康,助力智慧中国”为主题的2020中国生命电子学术年会在南海区召开,为南海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对接大院大所的良好契机。
新能源、生物医药,几年前在南海区还不是产业热点。随着南海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逐步构建,一批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南海大地上成长起来,推动改革开放后产业格局再升级,形成发展新气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南海区累计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超700个,签约投资总额超5400亿元,绝大多数为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以及新兴产业。
引入“四新”产业
构建发展新格局
2018年,南海区提出构建“两高三新”现代产业体系,即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面向全球开展大招商。2019年,南海在“三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型生物医药产业”这个战略方向,拉开了“两高四新”的格局,希望撑起南海经济大厦的“四梁八柱”。
“两高四新”产业中的“四新”是南海选择的产业新方向。几大产业均在南海有一定的基础,与本土优势传统产业结合度高,且是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如新能源产业,南海区主要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前期的产业方向,在丹灶打造“仙湖氢谷”,引导一批引领性强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及上下游企业进驻,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新材料产业在南海也有一定基础,纺织、医卫用无纺布是南海西樵、九江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南海区引导大型外资项目进驻,推动新材料产业升级。新型生物医药是科技含量高,但早期投资回报较慢的一个方向,南海区通过强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孵化、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大潜力的项目,在未来几年有望开花结果。新一代电子信息为各类产业提供造“芯”功能,是未来发展所必须、南海区亟须补齐的一个方向。
在202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上的南海+国际展馆内,重塑科技展示的镜星八燃料电池系统。/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近年来,南海区以招商为抓手,引导新兴产业的集聚。今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招商形式仍然喜人。
在新材料方面,南海区拟与五矿集团围绕新材料及其关联产业设立五矿新材料产业基金,重点投资新材料、石墨烯、碳纤维等领域项目,规模50亿元,并将相关项目落户南海区,共同在南海区建设石墨烯产业园区;引入拟投资1亿元的美国联合矿产耐火新材料项目、拟投资6亿元的美登卫生用品项目等项目。
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南海区引入中日韩数字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引入拟投资110亿元的腾龙湾区数据中心项目、拟投资2.4亿元的中科万钧国际电子信息港项目等项目。
在生物医药方面,南海区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引入了拟投资50亿元的南山安捷大健康创新及产业项目,投资额3.4亿元的一方制药化湿败毒颗粒生产项目也在南海落地。两大项目均在今年为防控疫情作出了实际贡献。
在新能源方面,巨正源佛山氢能储备基地项目、济平氢能催化剂产业化项目等优势项目于今年进驻南海区,氢能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起步即领先
打响名号创出发展优势
南海区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两高四新”这一方向性规划?这正是基于现状的深入考虑。改革开放以来,南海区的产业快速成长。早期基于基础物质需求的内衣、鞋业、五金、陶瓷、铝材、照明等产业在南海区集聚,形成发展的支柱。2000年后,车企进驻广州,南海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本田、一汽-大众等重要的汽车及汽配项目,装备制造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如今,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推进,新产业业态层出不穷,南海区需要进一步摆脱对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依赖,推动制造业创新,构建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现代产业格局。
正因面向未来,所以必谋先机。在部分产业领域中,南海区“起步即领先”,探索新产业格局构建的“南海模式”,在国内创出发展优势。
例如氢能产业,南海区以展促产,在2017年、2018年,领全国之先打造“氢能周”。2019年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也落户南海区,行业的最强音在这里发出,最新的技术在此汇集。国家级乃至全球性的氢能大会,也是招商引资的平台。南海区以“先走一步”的勇气和“近水楼台”的优势,引导了一批“国家队”项目加入,氢能发展走在前列。不仅是氢能产业,南海区也在近年成为中国安全产业大会的永久会址,中国生命电子学术年会、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大会等也纷纷在南海区开展,让学术研究与产业招商同步开展。
引进“院士项目”、承接大院大所的产业转化项目,则是南海区推动“两高四新”产业培育的另一大特色。在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邓玉林、北京大学教授王凡、南京大学教授高翔等,均有转化项目落户南海区,在此迈出尖端科技走向市场的第一步。同时,中科院、武汉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高校在南海区广泛设立合作机构,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两个省实验室“东西相望”,借助“科技顶流”的力量,南海区新兴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走出了一条产业培育的全新路径。
“南海模式”的打造少不了政策的引导。当前,在重要的产业领域,南海区均出台了扶持政策,针对性提出产业打造的方向,形成了新兴产业培育的系列政策体系。
原标题:五年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超700个,“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
新产业格局下的南海发展新气象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毛蕾通讯员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