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数据,今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6%。据测算,在11月份0.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记者梳理发现,这是有数据以来,CPI同比涨幅第四次进入负增长区间。前三次分别是1998年4月、2001年11月和2009年2月。
对于此次“转负”,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2.2%转为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此外,也受到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
食品中,猪肉价格延续了上个月的下降趋势,再次同比、环比“双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1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5%,降幅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6.5%,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
董莉娟表示,猪肉价格保持下降主要受到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供给持续改善影响。
第三届进博会期间,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介绍,截至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存栏3.7亿头,同比增长20.7%,是自2017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增长。此外,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822万头,同比增长28.0%,恢复到2017年末的86%。
受到猪肉价格下跌影响,畜肉类价格环比下降4.7%,降幅继续扩大,影响CPI下降约0.33个百分点;同比由上月上涨2.0%“转降”,下降7.3%,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
鸡蛋价格继续下降,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19.1%,降幅继续扩大。鸡肉、鸭肉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7.8%、10.8%,降幅均有所扩大。
由于供应充足,鲜菜价格环比下降5.7%,降幅继续扩大3.6个百分点,同比虽上涨8.6%,但涨幅持续大幅回落,较上月缩小8.1个百分点。11月,鲜果价格较上月持平。
非食品价格也呈现下降趋势,同比涨幅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
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7.9%和19.6%,带动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3.9%。此外,由于进入旅游淡季,出行减少,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5.6%、4.4%和3.4%;冬装新品上市,服装价格上涨0.4%。
董莉娟表示,11月份,随着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继续回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