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辽阔的大地上,再远的地方都有人行走,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
短短数月,鸿坤·葡萄酒小镇从鸿坤打造的首个生态小镇,成为许多人向往的文化飞地,这里的活动越来越有格调,业态越来越丰富。背后都离不开鸿坤·葡萄酒小镇湖畔拾闲团队的坚持与付出。
在疫情的当下,鸿坤·葡萄酒小镇湖畔拾闲的诞生是个并不被外界看好的产品:文旅产品比比皆是,珠玉在前难以超越;开发商拼命回笼资金,小镇却坚持服务至上。
回头来看,团队最初所做的选择,貌似冒险、鲁莽,其实是基于对时代和人心的敏锐洞察,是有情视角下直觉的判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支优秀的团队,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01.走出世界,看到自己
「当我们在谈论鸿坤·葡萄酒小镇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这是鸿坤·葡萄酒小镇湖畔拾闲团队设立之初,管理者抛出的命题。
回望建国70余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国人繁华看尽,把物质浅表的满足感体验殆尽的时候,大家会去重新探寻心灵的寄存。这第三个三十年,人们关注的生活焦点会在哪里?这是做开发商,做产品,做营销推广,研究人群内在喜好和需求时的核心命题。
城市人群,尤其是中产阶级家庭,在生活品质得以满足的同时,不得不面对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高压生活带来的焦虑症等一系列城市病。这种精神与情感的压抑,反向推动了他们对城市之外美好生活的向往。
基于这一思考,才促使了「湖畔拾闲」的诞生,但过程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
从北京周边度假市场来看,东面是秦皇岛北戴河为主的海滨度假;南面是十渡野山坡农家乐为主导的郊区游;北面则是古北水镇、司马台及金山岭长城的景区型度假。
无论是已经形成规模的阿那亚、奥伦达还是金山岭,他们都自带“文旅基因”,是靠时间和经验积累出的产物。鸿坤·葡萄酒小镇难以模仿,短时间内更无法超越。
“但成功的规律并非无迹可寻,做了总比不做强。”抱着这样的想法,团队开始前往各个成熟的文旅项目考察、学习。当然,考察并不是为了模仿,而是学习优秀项目共同的逻辑,在小镇的基础之上,挖掘自己的特色。
在考察学习后,整个团队开始整理复盘,思考小镇的定位:项目本身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丰富的生态序列,在此基础上,团队希望将环境与居住、生态与度假相融合,去打造一种“更近”、“更悠闲”的生活方式。经过多日的头脑风暴,「湖畔拾闲」度假区应运而生。
北京有句话叫不识闲儿,意思是没有闲下来的日子,把“不”字去掉,“拾闲”便是这个文旅IP要传达的生活理念。在湖畔漫时光里拾得一种美好闲适的生活,是团队想要传递给大众的一种美好生活理念。
02.朝乾夕惕,筑梦前行
一个度假地,要营造的是度假配套与内容的生态,这完全有别于传统地产的逻辑。因此,「湖畔拾闲」度假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去「地产化」。
对于「湖畔拾闲」来说,鸿坤·葡萄酒小镇丰富的山、湖、葡萄园等度假资源是基础,房子只是度假内容的一个载体,并非全部。团队希望从建筑和度假内容的平衡中,完成的是对度假生活方式的创新,满足人们旅行中的更多寄望。
鸿坤·葡萄酒小镇的改造主要围绕酒堡和外场展开。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团队联合了工程、设计、成本、采购、营销、财务、物业、文化公司、运营公司等十多个部门,采取同时推进策略,细化分步分项解决,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空间以人为尺度,这是改造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原则。鸿坤·葡萄酒小镇项目负责人李彪表示,从改造的设计之初,设计团队就提出了很多想法,之后施工中,工程团队又有新的发现,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他们的想法,然后围绕新的需求、新的问题不断调整,使效果最大可能地趋近于完美。
比如大堂吧、儿童乐园和酒店的改造过程中,设计方案还在不断深化和升级,随着对小镇认识的加深,团队在改造的过程中,也不断进行细节的调整和优化。这无形中增加了工程团队的负担和压力,但是为了保证效果,精装工程师向进带领的工程团队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加班加点。
从改造计划开始,每天晚上十多个部门同时开会,一方面对今天的工程进度进行复盘、总结、纠偏,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另一方面,联合各个部门确定效果和性价比,以保证之后工程的持续推进。
在整个团队的坚守下,「湖畔拾闲」项目改造从进场、施工到完成,只用了26天时间,效率和品质双双实现突破。
鸿坤物业总经理吴国卿所带领的物业团队,除了在小镇焕新上提供了硬件基础保障,还提升了现场的服务细节,为业主做好服务。面对这些眼见的变化,最初是难以想象的,其中的匠心、巧思更是贯穿始终。
匠心精神体现在对微小细节的执着、体现在对繁杂工序的专注、体现在对既定目标的坚定不移。鸿坤·葡萄酒小镇湖畔拾闲团队凭借着一股冲劲和热爱,一次又一次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挑战。
03.服务升级,心向美好
物理空间的改造是基础,服务内容的注入才是根本。
从8月份开始,「湖畔拾闲」度假生活区开展了大大小小十多场活动,有公司团建、主题活动,也有节日欢庆。第一次团建,便开启了小镇的露营之旅。
与其说这是一场团建活动,对小镇来说,更是一场实验性、先锋性的挑战,很多事情都没有先例可循。从自助烧烤、帐篷营地到团建活动,都是从一点点尝试和摸索开始。
活动结束,团队对所有参与的同事进行了回访和调研。有对自然环境的赞许,有对细节环节的批评,也有对未来活动的建议……虽然只是一场小小的团建,但任何建议和批评都是「湖畔拾闲」未来努力的方向,留下的珍贵画面也成为品牌传播的有利素材。
随着活动开展和小镇改造的穿插进行,小镇的外场有了宠物乐园、自助烧烤区、拾星帐篷营地、天空之镜、网红泡泡球、梦幻农场,它形成了多维的生活空间,从而形成最有烟火气息的地方。这样一组建筑规划,是为了小镇的公共生活服务,可以承载大量的生活需求和场景。
之后又有了侘寂风艺术家工作室和“精神的壳”书吧。
“「精神的壳」书吧的初心和发愿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希望小镇有个自己的精神空间,业主可以在一个安静优美的环境独享阅读的乐趣,同时能接触到一些美好的事物。”「湖畔拾闲」主理人叶青说,有了这个心愿之后,团队就找到了网易蜗牛,确定了以合作运营的方式开办湖畔书吧。
我们希望在这里建设的是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社区,既有人和人的亲密关系、稳定而美好的联结;也创造更多向内探寻、安静自处的生活方式与生命体验。
04.不断突破,不留遗憾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小镇的变化,业主的态度也分为两种。
一部分人认为,越来越多的人来社区是好事,意味着他们的房子越来越值钱。另一部分业主则对社区的变化有些微辞,其中很多人是社区的常住居民。“刚买房的时候,来这里感觉太孤独,现在又太喧闹了。”
“慢慢地大家也都能理解,来的人更多不见得是件坏事,这些人来了也能够把配套都养起来,将来业主回来住也会更方便,这都是相辅相成的。”活动运营韩晓雷表示。
十一期间,鸿坤·葡萄酒小镇举办了“首届湖畔拾闲葡萄造物节”,这场活动对团队来说就像一场大考,也是湖畔拾闲项目建设以来,打造的第一个大型年度主题活动,活动涵盖了「星空露营」、「摄影展」、「自然探索」、「音乐表演」、「采摘品酒」等3个单元9大板块的内容,获得了上千人的共创参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希望把它做成项目的一个标志符号,如同阿那亚戏剧节、麓湖渔获节那样,成为所有参与共创活动的人们心中共同的回忆。“
团队策划栗琳说,「湖畔拾闲」开展的文化艺术活动会走“少而精”的路线,更追求质量与深度;就像这里的配套也追求“小而美”一样。团队希望把更多的空间、更多的余裕留给自然、留给内心。
无论是有书共读,美好手作,采摘品酒,回归自然,或者听听音乐会、看看小镇的艺术展,这些带有审美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生活,都指向一种丰盈喜悦的生命状态和自我意识,这是团队希望在这里发生的。
活动背后,大家的付出有目共睹。由于初期团队人员较少,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是策划、是运营,也是执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活动效果,很多同事把整个周末和国庆假期都放在活动筹备和执行上。尽管活动结束后很多人都病倒了,但最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一份傲人的成绩背后是整个团队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的身影。
“勇猛精进、合作共赢” 当问起自己对团队的评价时,鸿坤华北区域公司负责人李红松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这个答案。
「湖畔拾闲」是一批对的人,一批有共同价值观的人走在一起之后产生的化学反应。湖畔拾闲成长到现在是很多人合力的结果。当对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衍生碰撞出来的能量一定是巨大的。
未来,「湖畔拾闲」度假区要走的路还很远,面临的局面也将更复杂。生活总是充满未知,生命的能量却不可思议。
就像深夜还在和工程团队确定方案的精装设计师;就像为了拍一帧飞鸟划过湖面而差点跌倒的摄影师;就像半夜还在为大堂吧改造绞尽脑汁的工程和施工团队;就像发烧生病还在案场奔忙的工作人员……有些路,趟过了,才会懂。
湖畔拾闲的愿景是:成为一个美好的生活方式品牌。大家一起成就美妙的人生之旅,而不是简单地盖房子。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在一起,成为“美好生活的合伙人”。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认可,客户的肯定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惺惺相惜的一群人,最终走到一起,这种收获带给团队的精神满足,远远超越其他。未来,还有更多可能,等着一起去生发、演化、创建。
这条路也许崎岖,但当下的每一步,都将是最好的选择。快乐也好,艰苦也好,努力的脚印相连,才一步步成就了此时此刻的你我。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