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预警齐发!北“烤”南“蒸”雨热接力
近期,今年以来最大范围高温天气“炙烤”我国北方,周末两天一路从东北地区“烧”来了华北、黄淮;另一边,6月2日以来,江南、华南等地持续降雨,部分暴雨区域高度重叠、累计雨量和短时雨强大,多地已出现灾情。6月8日,中央气象台高温、暴雨黄色预警齐发,公众需加强防范意识,警惕次生灾害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上周五“芒种”至,而常年芒种节气期间,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可能出现高温天气,形成北“烤”南“蒸”的局面。6月8日,华北平原、内蒙古东南部、东北西部等地高温再度加码,特别是内蒙古东部以及吉林西部等地出现历史同期少见的炎热,内蒙古东南部局地达40℃以上,北京更是连续两天酷热暴晒,最高气温达38℃,创下今年以来气温新高,公众需注意防暑降温。
高温影响下,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干旱和臭氧污染等情况。内蒙古气象局5日曾表示,自治区干旱面积超四成,其中牧区旱情严峻。气象部门还预计,6月全国大部气温偏高,黄淮西部、江淮、江汉、江南东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
为何才6月初,气温就已经这么高了?气象专家解释称,6月北方的气温确实更容易升高,这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有关。通常情况下,5月和6月北方出现高温主要是受大陆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干燥,所以大气通透性很强,太阳辐射极容易到达地面,辐射升温非常明显。因此,北方中午前后出现气温较高的情况增多,有时甚至高达40℃,此时体感主要表现为干热。
而到7月,随着副热带高压向北推移,南北高温的主要影响系统都为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水汽相对充足,空气湿度大,体感温度高,人们会感到闷热。这时,南方的高温才真正开始发力,甚至会持续一个多月。
好在高温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一股冷空气已经启程,未来自西向东影响我国。6月9日,华北、黄淮等地气温陆续下滑,最高气温降到30℃左右,高温天气按下暂停键。东北一带的炎热天气也会明显缓和,如哈尔滨8日最高气温有32℃,之后气温一路下滑,11日最高气温将只有22℃,体感反差较为明显。除降温外,冷空气也将同步给西北华北等地带来降水,主要以小到中雨为主,出现明显气象干旱的河南也将在11至12日左右迎来降雨。
南方持续多日的雨情则有望缓解。9日,强降雨范围缩小,主雨带东段略有北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或将拉开序幕。赶走阴霾,华南一带晴朗天气增多,本周将回归闷热,预计广东、福建等地周末将现35℃高温。气象专家提醒,目前雨带西段仍维持在广西北部至湖南中南部一带。5月29日以来,广西尤其是广西北部地区暴雨区域高度重叠,需防范持续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城乡内涝、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农业生产方面,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表示,预计6月东北地区大部水热条件较好,气象条件总体利于玉米、水稻等春播作物生长发育。北方春播区应加强田间管理,东北、西北、华北等旱作区及时中耕锄草,合理施肥;北方冬麦区应做好小麦后期管理,防范干热风和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及时收获已成熟作物、腾茬整地,趁墒夏播。
南方各地仍需注意防范强降水、强对流和高温天气的不利影响。早稻区应注意以水调温,防范夏季高温热害对早稻结实的不利影响;降水偏多地区要及时排涝降渍,促进作物正常生长。此外,6月春播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各地还应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经济日报记者郭静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