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了好几百年,并且一直都是私有制社会为主体。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只进行了短短的30年时间,并且住房制度改革只进行了20年时间。但是,就像深圳速度一样,中国的私有住房率提高很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1978年以前,中国的住房主要分为两种,农村地区全部是个人私有住房,而城市里面的干部职工都是住在公家提供的房子里,而城市的普通市民一部分租住公有产权房,一部分租住在私有住房,但是这些私有住房当时也是收归房管局统一管理。
但是,仅仅20年的时间,中国通过多年房改,公有住房基本上都私有化了,而实行货币分房之后,大部分买得也是商品房,即使是保障房,也是私有住房的一个变通形式,而公租房占有市场的比例微乎其微。这就是中国私有住房率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有报道称“中国自有住房率已经高达90%”,但是这个结论也在网上遭到人们的奚落和驳斥。我倒是觉得这个结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差距不大,以前我们的制度不允许城市居民有私有住房,即使以前的祖产也有很多被政府剥夺后,分给了其他无房市民,那些租住私房的市民享受的待遇与租住公房是一样的。
但是,拨乱反正后,城市居民的私房开始返还给原来的业主了,同时,实行房改政策后,那些过去一直都是无偿分配职工使用住房的厂矿、机关、单位的房屋也都通过贱卖的方式,分配给了原租住房主,这样中国的私有住房率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当然自1998年之后,从政策上已经彻底告别了福利分房和实物分房的历史,开始实行货币分房,不能否认现在仍有实物分房的地方,但是也基本上都是以经济适用房的名义实施的实质性福利分房。
总体上来说,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这些年,与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等次级商品房的建设相比,公租房的建设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中国的私有住房率迅速发展,提高很快。现在对常住人口来说,再说谁家还是租公家房住,已实在少见了,因为公家已经无房可租了。
如果把农村的私有住房结合起来会进一步提高私有住房率,因为在农村宅基地上实际上是100%的私有住房,从没有听说过一个村子里的人还是租别人房住的情况。更没有政府机关为农民们建设公租房的情况。
因此说,中国的额私有住房率很高这个情况是个不容争辩的事实,这个问题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关,因为中国有个古话叫“成家立业”,没有房子就不算有家。另一方面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不高有关系,不是说越穷住房率越低,越富有住房率就越高。恰恰相反,由于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还很低,在人们的收入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人们更注重对未来基本生活的保障,因此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就成了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随着社会保障的不断改善,相信人们会把资金更多地转移到当前生活消费上,当社会住房环境能够障供给的时候,人们也会越来越多地选择租房居住。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私有房率很高就是值得炫耀的好事情。据报道,美国的私有住房率仅在60%左右,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私有住房率仅在40%左右。私有住房率低更说明人家对住房没有危机感,也没有负担可言。
因此说,私有住房率90%是个伪命题,还在于,我们的私有住房率很高,但是人们的居住条件依然很恶劣。很多在城里工作的外地人,特别是一些外地民工,还住在工棚似的房子里,有的还仅仅是城市里的角落,而很多蚁族青年人还住在单元楼里搭建的鸽子窝里。但是私有住房率的统计中,肯定没有考虑到这些情况,甚至可能把他们统计在有私有住房的人群中,因为他们确实在老家可能有房,虽然这些房子可能很少去住,但是不能说他们是无房者。
房子不是皮箱,不能随着劳动者到处流动,因此要说这些流动的外来务工者是无房户不是事实,但是要说他们是有房者,确实让人觉得寒心,因为他们的居住条件是在可怜。
当然,在中国谈到住房,不能不提到强拆这个问题,如果住房是私有财产,按说宪法上规定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但是现实中,不管是为了什么利益,哪怕是为了开发商的商业利益,很多住房还不是在人们的抗争中被一推而倒。我不知道这该说是私房还是公房?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私有住房率远远低于中国?这是中国值得炫耀的东西吗?看来,未必。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人流动性很高,所以,他们觉得买房置业就会限制自己的手脚。另外,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福利比较高,他们对未来的担心,不像中国人总是杞人忧天,为儿子想了,还要为孙子想,而国外的习惯是独立生活,只需为当前个人的需要着想。因此,很多人都是趁着年轻,在工作之余,出国旅游度假。而中国人是在工作之余买房投资,为孩子们的明天部署在同一个小区里。所以,中国私有住房率达到90%也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本文由“马跃成”账号发布2020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