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谦虚的说,我绝对是优秀观众。
无论什么电视剧,只要对上眼,我会把自己代入进去和角色共情。
宫廷里的勾心斗角,敌后的生死谍战都能让我在观看的几个小时内信以为真,哪怕是各种浮夸的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也频频让我扼腕痛惜。
冲着《安家》这么接地气的名字,它一开播,我就开追。
毕竟,房子,对绝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是一生之绊。
毕竟,小人物的奋斗史,总是能激励着每天挣扎在自我否定困局中的我们。
《蜗居》热播时,我刚刚工作,自己买房子是个触不可及的梦。
《安家》热播时,买房依然是我倾其一生的赌注,剧中人物依然是我卑微地寻求共鸣的对象。
看着衣冠楚楚的王子健要开了大单才敢表白;
房似锦每天两份早餐打发一整天;
白净体面的985只能和楼山关挤在上下铺;
而楼山关顿顿白米饭就着榨菜,朱闪闪得了包零食就蹦跶半天。
我天真地以为这是部现实题材连续剧,没想到它依然是部国产职场浮空剧。
先粗略地帮他们算笔账。
在房似锦给朱闪闪限定的三个月限期内,静宜门店就做成了以下单子。
房似锦租赁凶宅——王子健。
宫蓓蓓购买水林间的跑道房——房似锦。
严叔夫妇购买宫蓓蓓的房子——房似锦。
黄老板购买凶宅——房似锦。
金太购买顶级豪宅 ——王子健。
两个商铺——楼山关。
一对难缠的老夫妇的三层楼——房似锦。
韩老板购买深坑公寓一层楼面——房似锦。
知否的一套买断关系的房子——房似锦。
神经衰弱先生的一套房子——985。
苏天培妈妈的学区房——老油条。
徐姑姑朋友的老洋房——徐姑姑。
这还不算3个月之后的收取2个点中介费的向公馆。
剧中主角团的辛酸,原来都是骗人的。
我们普通观众轻易就能代入的困境,不过是他们一顿安格斯小牛排后的狂欢。
演员王自健在知乎自答那套卖给金太的房子大概有多少佣金。
我不会算,更不敢算房似锦在这3个月里到底赚了多少,能不能还得起100万的债。
看到楼山关一个单子就拿下8万佣金,我的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本来靳东的各种精英剧已经让我恰大柠檬,没想到《安家》伤我更深。
这还是一个经营不善,业绩垫底,即将面临重组的门店。
剧情越展开,他们成交的单子越大,也离我们越远。
嘴上说着攒几十年的钱买不到一套房,可他们的郑重其事,却不经意成了对普通人的吐槽。
诚然,《安家》里有很多接地气的良心细节。
楼山关抽屉里满是饭盒浸出的油渍。
朱闪闪的柜子,全是少女向的动漫贴画,所以她那不设防的少女心。
徐姑姑办公桌的后面,竖着一块匾,分明是上海老弄堂余庆坊的字样。
可是,这些主角们又是如此的不真实。
徐姑姑看似邻家小哥哥,其实高在云霄。
他的同学一个是业内顶级律师,一个是中介公司未来老总,无论什么问题,随便一个电话都能找到人摆平。
房似锦、985、楼山关、王子健、朱闪闪各自的问题,不过是几个成交几个单子就能解决。
普通人瞻前顾后,黏连一生的难题,只在他们的口中,而不在他们的生活中。
于是,徐姑姑、张乘乘、房似锦的三角恋情,失去了现实的依托,只剩下狗血的牵强。
我至今还记得,《蜗居》里郭海萍向老公妈妈借到了6万块钱,兴奋地喊出:“太厉害了,咱妈。”
然后亲了老公额头一口,“老公,我爱死你了”。
借4万时,是“你妈”,到了6万,就是“咱妈”了。
这种罕见的、亲昵的举动背后,是多少家庭辛酸的缩影,是多少情感在压抑后的戏剧化释放。
到了《安家》,依然是这对夫妇,他们需要的上海学区房,已经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双博士买不到房的苦恼,说到底只是要不要舍弃储物间或者书房的问题。
他们还能顺便买下能仰望的星空,而电视剧外的人们,才是真正的低头赶路,披星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