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信号越来越明显了。你看懂了吗?
当下,地方政府“救市”政策及表态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12月22日,在吉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明年要推动房地产市场运行再稳健一点,具体措施包括落实购房补贴和贷款贴息、鼓励各类群体购房等。
而12月20日,其相邻的黑龙江省也发布了类似房地产利好政策。
但就在21日,黑龙江省住建厅官微已将此报道删除,前后不到20个小时。
1.黑龙江“秒删”救市表态,是另有隐情吗?
我们先来了解政策:
12月20日,黑龙江省住建厅召开全省房地产业经济运行调度会议,部署年底前冲刺房地产业增长工作。
会议中提出:多措并举促销、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市场预期,三大工作重点。
过去几年来,一方面是调控政策频频下发,各地极力否认在托市。或者偷偷摸摸救市,而将房地产增长作为目标,并公开提出“激发群众购房需求,增强房地产消费意愿”的省份,黑龙江省是第一个。
可以说,官方“救市”的意味极为明显。
而东北地区可谓首当其冲。
其实,这次新政对于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提振效果,但“撤回”这个动作则让整个事件变得微妙。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在媒体报道下,政府相关部门可能出于谨慎角度选择撤回。
2.为什么是黑龙江?
前两个月,由于市场低迷、楼市下行压力较大,有个常住人口千万的城市,其实已经发出了“救市”信号。
早在2021年10月,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就率先打响了“救市”第一枪。
此前,哈尔滨住建局联合市财政局联合多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直言“哈尔滨房地产市场受到重大冲击”,呼吁出台相关政策托底。
再来看看大环境,受到疫情、人口流失、库存积压等因素,黑龙江房地产持续走弱。
黑龙江及其省会哈尔滨的楼市正在快速下行,速度远超其他地区。
从11月70城房价数据来看,哈尔滨新房销售价环比四连降,创近七年以来新高;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大降1.0%,降幅与大理并列70城最大值。
而同处于东北的辽宁、吉林压力同样巨大。
辽宁房价基本持平,而吉林全省商品房均价下降了7个百分点。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还是黑龙江的牡丹江市,房价下跌幅度则高达8.9%,位居全国前列。
事实上,牡丹江房价已经连续多年走跌。据第一财经报道,牡丹江房价已经回到10多年前的水平,当地楼市已经出现了“鹤岗化”的迹象。鹤岗,这个因“房子跌回白菜价”而著称的城市,同样位居黑龙江。
鹤岗房价仅有2000多元,一套房子最便宜只要两三万元。正因为房价低廉,鹤岗一度吸引了无数人过去购房定居。
但因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加上供暖、物业费等压力,人口流失自然无法避免。
因此,在诸多因素的加持下,黑龙江进一步公开鼓励房地产消费,也就不令人意外。从目前的调控格局来看,楼市政策底已经出现,一些地方自然也就不断通过松绑政策试探政策底线。
3.东北楼市最大的困境怎么破?
过去几年,东北虽然不乏以鹤岗、阜新为代表的白菜价房价城市,但作为中心城市的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房价和其他东部城市一样一路飞涨。
但东北地区最大的困境,当属生育低迷叠加人口外流。
看看这张表就知道了。在今年全国各省陆续发布的七普数据中,东北三省成为常住人口减少最大之地。2020年相比2010年,东北地区人口减少了1101万人,占全国人口比重从8.18%降到6.98%,共计减少人口近1100万人。
其中,这次救市的黑龙江尤其夸张,常住人口分布减少646.4万。
人口的急剧塌陷,楼市怎么好得了?
由此,就不难理解楼市“鹤岗化”现象会率先出现在黑龙江。
而人口减少背后,一方面是生育低迷。
东北地区的出生率在全国垫底,黑龙江出生率已经跌破6‰,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自然人口早已开始负增长。
另一方面是人口外流,雪上加霜的是,这些流出人口多数都是年轻人。
众所周知,人口是房价的长期支撑,而年轻人则是房地产的需求主力。当短期的需求主力外流,而未来的支撑不复存在,房价自然要向“白菜价”回归。
显然,靠政策松绑或者刺激,或许会有一时之效,但想要真的“救市”,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经济和人口。
当前国家和当地政府也在全力统筹。
除了楼市回暖、鼓励生育外,近年东北产业也在转型升级,正以实际行动优化营商环境。
就拿吉林长春来说:去年获评营商环境提升最快的十个城市之一,“投资不过山海关”正在成为历史。
再来看,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批复,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要提高对东北全面振兴重要性,东北地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可期。
一味的“让利”促销,或许能去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但想要留住人才,光靠撒钱是远远不够的,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总的来说,最近的信号意味着楼市最严厉政策告一段落,但不是说将全面放松,是对自住购房者的政策扶持,是对优质房企的支持,让楼市感受到强烈的政策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