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论 >

今天的雷从年初暴到年尾,投资者必须知道的8个理财新常态

2020-12-24 13:58:58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金秋行情出现调整?抓紧上车机会!【点击立即开户,别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韭圈儿”

这两天又有大机构资管产品被曝出问题,回想起来这已经不是今年第一次了,基本上各种雷是从年初爆到年尾,那不如总结一下理财市场这两年出现的新常态,早适应早解脱。

一、银行理财可能亏钱

今年二季度的债市暴跌,让各大银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全线亏损,年化收益纷纷转负。这是投资者们第一次被《资管新规》的皮鞭所毒打。2020年是新规的整改大限,虽然对老产品采取了逐步解决的怀柔政策,但是新产品的发行运作是非常严格的,净值化要求下以后有涨有跌将是常态。闭眼买银行理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二、持牌机构不是护身符

前几年给投资者造成重创的理财产品大多来自非持牌机构,什么野鸡私募、P2P、野鸡小贷/担保公司、野生交易所、原油期货、非法互联网平台等等,那批骗子现在基本跑路的跑路、进去的进去。而这两年风险开始向持牌机构蔓延,就算是大银行、大基金、大信托、大保险公司的产品,一样会出现风险。而且一般这种情况下,你闹不赢才是合理的(产品合同白纸黑字合法合规),闹得赢记得感谢国家。

三、业绩比较基准不是预期收益率

现在大多数理财产品都不让写预期收益率,于是都改成了业绩比较基准,很多投资者就把这个东西当成预期收益。但其实这只是一个参照物,具体是高于它还是低于它,要根据实际投资情况来。一般来说银行理财的业绩比较基准,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基金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就是看看图个乐,偏离会非常之大。

四、银行存款要留个心眼

现在银行存款产品特别流行,有的支取灵活、收益率远超货币基金,有的定期存款利率比理财还高,而且在醒目的地方写着保本保收益,简直是完美。但是如果仔细看,这些存款的发行方大多是你根本没听说过的银行,尤其是以民营银行、高危地区的、股东有瑕疵的银行为主,具体名字我就不说了,比如这两天把两大机构拽沟里的某家公司,就是一家民营银行的大股东,它的存款产品就得掂量掂量。这些银行之所以要跑到互联网上拉存款,无非是自己线下拉不到足够的钱,在同业市场又比较难以获得融资满足(其他金融机构不敢借给它),于是就发行这种高息存款。对于这种产品,可以参与但是每一家不要超过50万,你懂得。

还有一些银行虽然以地方名字命名,但是大股东很可能早就倒手了,不再是地方国资(国家正在着手清理这些问题)。建议百度查一下股东,再看看有没有出过“挤兑”的负面新闻。后台回复“民营银行”查看相关名单。

五、上市公司已经不是信誉背书

一般人眼中,上市公司,股票代码是做业务时非常好的信誉背书。但是在理财产品市场,凡是和你强调管理机构背后是上市公司,或者投向是某上市公司债券,融资计划的,都要留个心眼。二级市场本身就是个大提款机,但是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连在这个提款机里头,都排不上队,定增没人要,发债卖不出,需要到民间去找个人投资者凑钱,那这公司背后的窟窿还不知道有多大。这里说的还是A股,新三板那种更不用提了。之前有人来找我说给介绍某个上市公司的债,撮合成了给我2%居间费,我说还是算了吧,这不是居间费,是通往看守所的门票。

六、信托不再是刚兑的代名词

曾几何时,信托就是刚兑的代名词。这两年出负面的信托公司特别多,SC信托,AX信托、XS信托,名单还能写老长(很多没公开爆出来)。信托出问题和基金子公司出问题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很多都是给别人当通道当的,因为前几年通道费赚的实在太容易,跟吸鸦片一样停不下来。还有就是和一些民营银行一样,被不靠谱的大股东当成提款机,凡是民营机构的实控人都得留个心眼,不能只看名字就以为是国家的。要说纯主动管理出问题的,相对来说还是少一些,地产和城投目前还是稳得一批,但未来可就不好说了。

七、保险产品可能既不保本还有风险

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保险公司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多,名字当中带“保险”的产品,很可能和保险完全没有关系。像常见的万能险、分红险这种,主要职能已经变成理财了,而投连险这种基本就是个“基金”(还记得去年香港一款投连险亏掉95%的事件嘛),现在又有了保险资管产品,运作起来也是权益性、混合型、固收型啥都有,除了投资范围有点区别外和基金几乎一模一样。个别保险公司甚至已经拿到了公募牌照完全按照公募来运作。

八、偏股基金年化收益20%+不是常态

这两年股市不错,基金的收益更是爆棚,年化收益20%+的基金比比皆是,很多投资者开始出现幻觉,以为这是可以持续的。这当然不可能了。未来几年,这些爆款牛基的年化收益率一定会下来,否则中国的基金经理都成福田巴菲特、陆家嘴芒格了、金融街彼得林奇了。实际上长期10-15%就是不错的水平。年化收益率下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断崖式暴跌,一步到位;一种是慢慢下台阶,比如2021年可能只有10%就是不错的收益。我希望是后者。

以上是我想到的一些理财市场的新常态,虽然坑变多了,雷响的频繁了,但这才是一个健康成熟的资管市场应该具备的特征。

“按闹分配”虽然目前还管用(感谢生在中国吧),但是未来一定会边际效果递减。一方面,调整好预期非常重要,你看人家股民,腿打断也就是关上灯吃碗面第二天又是一条好汉。另一方面,一定要搞清楚自己买的东西是啥,买之前不搞清楚,出事后个个都是法律专家,爱国志士。当然,有时候弄清楚这些东西对投资者而言太难了,专业负责任的销售人员,就会显得特别珍贵。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紧抓股市暴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