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论 >

机构抱团有理?或将进一步提升

2020-12-03 11:58:26来源:中国基金报

机构抱团有理?或将进一步提升

近期A股市场震荡再度加剧,消费、医药、科技等公募抱团的热门板块集体陷入调整状态。在此背景下,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抱团现象引发热议。有观点认为抱团现象一定程度上滋生了部分热门股估值泡沫,抱团在拉升加速股价上涨的同时,也加大了集中抛售的风险。

对此,受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抱团持股只是公募基金在当前宏观环境与结构性行情下进行资产配置的结果,本质上是对优秀企业本身的认可,而未来机构持股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高。

理性看待机构抱团核心资产

从中报来看,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对于龙头公司及核心资产的追捧愈加明显,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持股集中度越来越高。

据招商证券统计,截至6月底,主动偏股公募基金的全部持仓中,前100大、300大和500大重仓股的持仓占比依次为58.8%、83.6%和92.7%,相比2019年末,分别提高0.37个百分点、0.17个百分点和0.33个百分点。与2016年末的最低点相比,该比例分别提高了30.8个百分点、30.7个百分点和24.88个百分点。

对于公募基金持仓集中度持续提高且向龙头股集中的现象,汇丰晋信中小盘基金经理刘哲华认为,“目前我们面临国际关系不确定、宏观经济承压的现状,为权益投资带来更大难度。核心资产长期确定性相对更高,所以在利率下行的阶段有望享受更高的估值,机构抱团核心资产有一定的合理性。”

金信深圳成长混合、金信价值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吴清宇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各行业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越发明显,因此能够获得更好更确定的成长。因此,以公募为代表的机构资金买入这一类资产是符合基本面价值投资导向的。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杨晗则称,“机构资金抱团现象只是机构投资者在选择股票进行配置时造成的结果。一方面,金融、消费、医药科技行业中,有一批业绩持续表现优秀的上市公司,该类优质核心资产被投资者集中持有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市场的正向反馈在进一步强化。业绩好的基金募集能力更优,募集资金进一步买入原有持仓。”

机构重仓股下跌本质为高位回调

进入9月份以来,A股受外围因素扰动波动加剧,不少消费、医药、科技等公募抱团的热门板块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行调整。不少今年以来涨幅较大的基金重仓股大跌,甚至抱团跌进龙虎榜。有观点表示,机构抱团或加大重仓股集中抛售的风险。

“最近一两年,大批个股被众多基金扎堆持有买入迭创新高,其它个股表现则乏善可陈,导致抱团股估值过高,隐藏泡沫化风险。一旦预期落空或者突发利空,机构之间将会出现踩踏惨烈。”华南一位证券从业人士表示,近期重仓股调整与公募前期抱团推高估值不无关系,资产短期估值过高带来阶段性调整压力。

杨晗表示,调整与部分板块估值较高有一定的关系,从公布的半年报来看,公募基金对于医药、消费和科技的态度出现一定的分歧,个别基金经理在半年报中点明正逐渐减持估值较高的科技及医药类股票,逐步买入估值合理的股票。

她同时强调,“投资管理人对于少量个股估值的担忧,是市场情绪的反馈,但并没有明确数据可以证实此次调整与机构抱团有直接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机构投资者未来如何去适应调整。”

在吴清宇看来,中短期而言,由于上半年流动性宽松以及资金持股趋于集中,许多公司的估值都处在历史较高水平。伴随着流动性宽松的边际递减,基金重仓股回调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如果短期跌幅过快引发基金赎回也有可能加快调整速度。

对于公募持股集中度上升背后的风险以及公募“抱团”的说法,杨晗直言,“从目前的公募基金重仓股来看,大都以市值高的大盘蓝筹为主,占公司流通股的比例在10%以内,因此机构操纵的可操作性极小。同时,基金行业监管的规范性、基金行业的透明度和基金公司的合规性也都决定了公募基金操纵股价的可能性很低。但下跌发生踩踏是有可能发生的,小市值低流动性公司更值得警惕。”

公募持股集中度或将进一步上升

吴清宇认为,长期而言,随着投资者结构机构化的趋势长期演进,以及外资这一重要力量的加入,未来核心资产持股集中度提升这一现象有望成为长期趋势。

刘哲华认为,短期来说公募基金持股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的概率不大,但是参考海外成熟市场,机构持股持续集中于优质公司的趋势是大势所趋,尤其是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逐渐完善,客观上会鼓励资金长期持有优质个股。

“一些优质企业可以通过业绩兑现消化估值。所以我们预计板块整体继续大幅上涨的动能较小,但是部分个股依然有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刘哲华进一步说道。

杨晗认为,机构资金的一个重要共性是追逐业绩增速较快的行业,这一特征使得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机构资金抱团的现象都持续存在。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做好抄底反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