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砸出“黄金坑” 大资金调仓换股正当时?牛市氛围仍在,你还在等什么?点击立即开户,3分钟极速响应,专属通道福利多多!助你“抄底牛市”!
一、医药上半年涨了这么多,很多人担心估值是否过高了?
关键词:估值
皮劲松:对于医药板块来说,目前整体估值并不低,处于偏高的水平。但重点板块景气度仍然较高,增速稳健,竞争格局改善,政策压力也不大,估值下调风险较小,因而持有核心公司仍然可能分享业绩成长的收益。
医药行业近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保控费、药品审批等政策的变化,对行业有非常大的影响。未来行业内部整合加剧,龙头企业会发展得更好,在一些细分领域逐步参与国际竞争。我希望从中找到中长期能够胜出的公司,找到能创造超额收益的公司,虽然这些公司短期估值高一些,但中长期的收益仍将会是非常可观的。
展望下半年,医药板块比较优势明显,全年表现依然乐观,看好符合产业趋势的三个细分领域:创新药、偏消费类产品、医疗器械等。至于当前风险,一个是相对其它行业而言估值会有一点压力;另一个是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大,所以需要密切关注政策的影响,比如药品和高值耗材集中采购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从基本面来看,医药行业的风险并不会特别大。
医药股传统的估值方法为PE估值,随着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加大及企业在研产品丰富,PE估值不能反映公司在研产品价值。国际上一般采用DCF(现金流折现)对医药股估值。创新药DCF计算因素包括,根据流行病学判断新药的潜在用药人群,根据药物的疗效及和同类药物对比判断药物渗透率,根据同类药物定价及自身的优劣势估算年均用药费用,结合新药作用机理、研发实力判断上市概率,计算出每年产生的现金流,然后再将每年预期产生的现金流折现得出创新药的价值。
二、如果长期看好的公司短期涨幅过大,你会怎么办?
关键词:定力
皮劲松:正常情况下,我换手率不高,除非个股基本面出问题或估值过高,才会进行减仓。但到目前为止,买的股票都经过了仔细分析,跟踪了很长时间,基本面没有出现过问题,个股持仓变化相对小,拿的时间较长。另外,我选的股票也有一些差异性,除了配置行业龙头外,产品仓位更多会放在二线公司,从上看性价比或许更高。
股票短期涨幅过大的原因有业绩驱动和事件驱动两种。业绩驱动股价上涨是最踏实的上涨,比如业绩预增超市场预期50%,会带动估值上移,股价上涨会大于50%。需要分析业绩超预期的原因,如果改善有持续性,可能下个季度还能超预期,股价大幅上涨也能被业绩消化,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减持。
另一种是事件驱动,比如收购或者研发取得进展。短期市场情绪过高,造成股价上涨较多,这种情况要分析乐观和悲观情况下,公司股价的涨幅空间,再进行相应的判断。
三、投资者普遍认为医药股的上涨与新冠疫情有直接关系,后面怎么看疫情与医药股的发展?
关键词:疫情
皮劲松:医药股里面,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标的其实并不多,集中在口罩、诊断试剂上,医疗器械里面有少量公司受益。其实整体来看,大多数医药公司是在疫情中受损的,因为很多医院诊疗活动暂停,业务也无法顺利展开。疫情结束对于医药公司是件好事,他们原本在疫情中也没有受益。从一年或更长期看,疫情对这类公司影响不是很大。
疫情对我主要投资思路影响不大,但我会也适当考虑疫情对投资的影响。主要投资逻辑是选择符合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的股票,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老百姓追求更优质医药、医疗服务的大方向要保持一致。所以今年在大的投资方向上不会有太多偏离,但同时也会做一些灵活的调整。比如,如果一些股票本来是自己看好的,又正好在此次疫情中受益,我就会适当加一点仓。但这类持仓占比较小,不是产品主要收益来源。医药板块与疫情相关的股票其实不多,有很多偏重于概念的,如口罩等,这类个股受市场情绪影响很大。我不追求弹性很大的标的,喜欢表现相对稳定的品种,那种股价涨上去了就不太容易掉下来的品种,受情绪的影响比较大,暴涨暴跌,投资者都很难拿住,投资体验不好。不过,我适当参与了与新冠检测相关的个股投资机会。通常能够快速研发出新冠试剂的公司,实力不会太差。在疫情中原有业务受损,而在推出新冠试剂后,可以弥补一些损失。在疫情结束后,这类公司主业也在逐步恢复。因此整体来说,我不追逐纯粹的疫情概念股,会参与部分受益疫情,且疫情结束主业也大概率能站稳的相关个股投资机会。
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但是全球疫情还在发酵阶段,国内防范输入性压力非常大。考虑到即将进入秋冬季,流感也将进入高峰期,流感叠加新冠造成的形势会更加复杂严峻。所以在疫苗没有面世前,新冠疫情压力会持续存在。
四、你认为驱动医药板块走牛长期因素是什么呢?
关键词:分化
皮劲松: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趋势下,高质量医药和医疗服务需求旺盛,行业未来成长空间较大;二是医药行业结构不断优化整合,优质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三是疫情爆发,会促进政府加大对医疗资源的长期投入,预计未来行业会持续稳定发展。具体说,近几年投资者对于医药行业的价值越来越认可。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趋势,大家对于高质量医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很高,尤其是百姓收入提升后需求更加旺盛,行业成长确定性高。另一方面,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医药行业增速也在逐步放缓,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出台各种政策,鼓励行业集中整合,好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体现在股价上,行业内部分化比较严重,一些股票股价连创新高,也有一些股票股价持续低迷。今年疫情爆发,反映国内公共卫生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短板。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加强包括县级医院、各级疾控中心等的建设,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预计相关医疗器械会有较长景气周期。所以整体而言,医药行业景气度还很高,市场的选择也是比较理性的。
五、具体看好哪些领域?
关键词:方向
皮劲松:从企业基本面和估值出发,精选受益于需求扩张、产品价格压力小的标的。制药领域着眼企业中长期竞争力,随着国内药品审批审批、监管和医保支付方式完善提高,制药企业竞争主要是产品的竞争,营销作用将弱化,具备高研发投入、产品储备丰富的企业值得重点配置;
具体而言三个方面:
医疗器械:受益政策鼓励国产器械配置政策,基层和县级医院空白市场需求旺盛,国产器械性价比优势突出,部分产品甚至达到进口水准,具有很大进口替代潜力,器械板块值得重点配置。今年由于疫情因素,医院对监护仪、呼吸机、移动DR、血气分析仪等设备需求较大,叠加海外疫情持续发酵,年初以来相关公司股价表现强势;
创新药:属临床刚需产品,药品带量采购压缩仿制药规模,腾出的市场空间向创新药转移。随着医院恢复就诊,新药学术推广和患者就医回归正常,对创新药销售展望依旧乐观。另外创新药外包主要是承接新药研发生产,上游客户结构分散,行业处在高景气阶段,受影响也很小;
医药消费品:属于自费药品,不受政策影响,居民收入提高后,对高端医药消费接受度提升,该领域也有不错投资机会。
六:从个人的投资方法论上来讲,你是如何选股对的?
关键词:选股
皮劲松:投资医药股,一定要选择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且处于较好发展阶段的细分领域,然后再在该领域中选出好公司。具体到公司的选择,更多要从公司质地入手,有很多分析维度,包括业务和产品竞争力、研发能力、管理能力、财务质量等方面,需要进行长期跟踪和同行业的比较。在我看来,比较很重要,因为好坏都是比较出来的。
从我多年的研究经验来看,医药企业只要管理层比较靠谱,基本都不会做得太差。判断管理层是不是靠谱,也需要长期跟踪。很多公司哪怕是同处在一个细分领域,由于管理层水平差异,导致公司的市值存在很大差异。其实,这个原则不是医药行业特有,我认为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有好的管理层。没有好的管理层,管理和执行能力跟不上,也吸引不了优秀的人才。具体到医药行业,需要看公司的发展路径,根据每个细分领域的不同进行具体分析,匹配契合的管理层。有的领域非常专业,在某个细分领域管理层要成为专家,尤其是研发型企业,专家学者型的管理层能够在大方向上把控企业的发展;而有些医药经销类企业,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会比较高,需要管理层具备较强的成本管控和组织高效运作等方面的能力。在经营风格层面上,有些领域需要保守,比如血制品领域,管理层的风格最好要保守一些,产品安全是第一位的。而对于销售主导型的企业,管理层的风格则要更强调狼性。
研究分析行业地位、管理层等,最后还是要和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多角度印证。我会看重企业经营效率高的公司,通常财务报表比较稳健,有稳定的现金流,这种公司即使估值贵一点,也是值得的,毕竟优秀的公司是很少的。好公司只要业绩稳定,好过那种爆发性增长的公司。对于医药投资,我更愿意选择细水长流,在细分市场做到领先的公司。
七、为何如此看好创新药?
关键词:创新药
皮劲松:创新药是独家经营,销售爆发力强,全球销售额几十亿美元的药物都是创新药,仿制药不可能达到那个高度。
长期以来国内用药排行榜上,仿制药和辅助用药为主,疗效好的创新药占比少。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开展多轮药品带量采购,大幅降低仿制药价格,同时加快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目的就是调整用药结构,压缩仿制药费用,转移到创新药,让创新药更多惠及患者。也会加快企业向创新转型,否则将面临淘汰。
国内已经有了多个销售额超10亿的创新药,包括埃克替尼、安罗替尼、PD-1等,还有体量稍小的康柏西普、吡咯替尼等爬坡期新药,即将上市的创新药更多。随着国内企业对创新药研发加大,更多的国产创新药将产生社会和经济价值,投资者也可以分享创新药放量的红利。
八、大家都这么看好创新药,背后的风险点你觉得在哪里?
关键词:风险
皮劲松:创新药最大的风险还是创新成色不足。对于first in class创新药,这类创新药对前沿基础研究要求高,有一定的偶然性,国内该类创新药很少;国内更多的是 fast follow创新药,这类创新药的红利期相对较短,比如目前很热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PD-1,全球销售额几百亿美元,国内目前已有4家本土和2家进口企业获批,明年预计还有多家获批,在研的企业几十家。这类创新药估计很快就会进入白热化竞争。
此外,创新药还有被替代的风险。比如PD-1的升级药物PD-L1/TGF-,该类药物能同时阻断PD-L1和TGF-通路,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临床前研究中,比PD-L1抗体更好的抗癌活性,有望取代PD-1药物。目前全球仅两家企业在研产品进入临床,包括一家国内企业。
在研产品线单薄的企业也有很大风险,持续投入研发,构建有层次差异化的产品组合非常重要。作为投资者,要看核心研发人员从业履历,过往是否有过成功的新药开发经历,公司研发投入,在研产品管线,相比现有药物的优势等。
九、现在港股、科创板都有很多医药公司波动极大,如何看待未来的医药股投资?
关键词:未来
皮劲松:整体而言,医药股相对科技股而言弹性会小一些,因此买医药股更要追求“确定性”。医药企业的增速是线性的增长,优势是每年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偏研发型的公司,做出一个重磅药物就会带动股价大幅上涨。随着科创板的推出,很多这种研发型公司会越来越多,需要仔细研究甄别。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个股涨跌幅进一步增大,这意味着未来市场的风险会加大,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基础研究工作,投资需要更谨慎。未来很多小型的生物科技公司,会越来越多地上市,对于我们来说投资的选择更多,投资要求也更高。这种公司很多没有实现盈利,需要根据在研产品线估值。这种公司的风险更大,收益也更大,需要更加专业的研究判断。
十、说说自己的从业履历吧
关键词:自己
皮劲松:2009年硕士毕业后我在中药固体制剂国家工程中心、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新药研发工作。偶然的机会,2011年我了解到一个同学在券商从事研究员工作,和他进行了交流,了解了研究员的工作内容及研究员需要的专业背景,而我对商业研究分析也比较感兴趣,就下决心转行。在朋友的建议下准备学习注会,并通过了几门注会考试,2012年转行进入券商成为行业研究员。从医药研发到金融投资,这中间的跨度还是非常大的。但由于准备充分,专业背景也比较适合,很快就适应了研究员工作
12年转行成为研究员后,一直看医药,对行业内主要上市公司都比较了解。医药公司的产品、经营模式差异大,研究门槛较高,实业背景对我理解行业和公司有很大帮助。现在国内医药领域创新非常活跃,很多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公司上市,需要保持持续学习才能跟住市场节奏。投资方面,我会更多从实业的角度观察公司,看公司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看公司在产业中的地位,希望赚高质量企业持续成长的收益。
风险提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投资者仔细阅读各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