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讨论:近期,爆款基金频现引起各方关注,爆款基金是否有利于行业发展?是否有利于基金投资者?
来源:投基家
因为2013和2014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我负责的业务模块连续两年超预期完成目标,2015我有一笔可投资的闲置资金,在买房,买私募和投资创业的选择中,最终选择了赔率最高概率最低的选项,也刚好在那时候开始了解私募。
投资创业在满足我对商业世界的好奇之余,让我有机会去思考什么是好的生意,如何可持续可复制,团队和组织如何匹配战略等,同时也进行了几年实践。可以说认识投资就像一束光照进我的生活,它的智慧既能为创业和生意提供框架思维指导,又能真正让我感受市场的巨浪和自我的渺小。然后断断续续地总结和梳理,在自己管钱和委托给人管之间,渐渐清晰,明白,坚定。
直到2018年,我才捋明白,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方式源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的财富目标,由目标推导出匹配的策略和执行的方法。五年的实践和思考,让我越来越清晰自己不擅长什么,尽可能不让自己去那里,今天市场上可以有非常多的选择,完全可以帮我补短。
后来我总结了四个步骤梳理自己的投资计划
1.清楚了解自己(也是能力圈的一部分)
2.设定财富管理的目标和年限
3.得出相应策略
4.选择执行方式
捋了一遍发现自己至少能接受30年左右的投资年限,刚好2050中国老年人社会,把钱拿出来去环游世界跳广场舞,也挺有意思。我自己的预期年化收益15%,所以基本上我只能选公募、私募、和自己投(取决于自己的时间和能力)三种方式。
公私募我都会偏向组合,可以平抑风险,这两种方式对基金经理的个人的依赖程度不太一样,但我的决策都依赖于对人的研究和判断。
在纪录片中看过老虎捕食,会发现强大如森林之王,也需要同时具备耐心和果断,花大部分时间耐心潜伏靠近猎物,机会出现的瞬间果断扑向猎物。一个好的投资人,基本有些共性,性格上比如独立人格,内心有自己的判断,不太依赖别人的看法。客观,不太受情绪影响(或者找到方法规避,有些趋势交易策略的基金设定买入卖出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到达既定的卖点,卖出者坚定执行,因为他没有买入者的心理负担)。
私募我很在意经理有没有把我的钱当他们家的钱一样珍惜(受托人责任感),毕竟长期下来,管理费不便宜,买进去先亏1.5%-2%,净值收益20%,扣除计提实际也就15%左右。
他要具备部分优秀投资人的共性,我会从各个角度去看他的言论,投资理念和持仓,了解他过往的业绩来源是否与言行一致。看了 @肖志刚 的视频,比较认可他对市场本质的解读。看了他的离职信,包括他想开书店的梦想,能感受到这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价值观。 @粱宏 做实业亏过大钱,反思应该深刻,加上做过T+0交易员,对确定性趋势的把握很有优势,同时非常善于运用雪球的集体智慧,迭代速度很快。
我习惯先定性再定量,投资观一致再看历史业绩。以前这类信息很难系统地展现出来,有私募行业发展程度度的问题,也与部分私募经理没有交流意识有关,还有很多交易策略属于黑匣子的,不能说也不会说。现在很多私募经理在雪球上交流,这促进了大家对他们的了解。
特别是市场巨变时,看他如何应对是充分验证他的时候。我喜欢云淡风轻的管理人,像 @茅台03 冯柳的人生哲学中,不深度研究,工作强度不大是我比较欣赏的。很多管理人买对的时候在雪球非常活跃,回撤时没有只言片语,说明情绪还是挺影响他个人的。我喜欢避开竞争激烈的圈子去物色,如果他的能力圈刚好处在一个竞争不太激烈的范围之内,就更有可能获得比较好的回报。一级市场有句话,叫拼能力的行业不是好行业。
我会看他的收费方式是否合理双赢,他的利益和投资人有没有大的冲突。购买私募就相当于借钱给会赌的人去赌钱,他赢的概率和赔率大,但是借出去还要交管理费,相当于先亏2%,选错成本太高。不知道未来随着行业发展,国内有没有可能抹掉管理费。让基金经理充分享受超额收益分成。
另一个我会关注的是管理人的年龄,不能太老或太年轻,太老像老巴芒格,没有太长的时间里让你的财富复利增长。如果太年轻,之前的业绩和神话还没接受现实的考验,你很难判断是能力还是运气,风险太大。选对一个接近不惑的基金经理,同时他乐于专注在里面,可以避免未来频繁换基金的摩擦成本。
对自己诚实,要清楚自己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错配是一种巨大的悲剧,假如彼此的投资理念不契合,基本是拿不住的。如果喜欢投机或者趋势交易,应该选择匹配自己的经理,只要他能力和责任这两个维度比自己强,就可以选。
现在备案的私募85700只,管理规模14.35万亿,证券大概占50%,但是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规模在资产管理行业当然有信息优势,最近定增参与的私募,大家可以看看他们的规模。上周看一个数据说规模处于20亿至50亿元区间的股票策略私募,年内平均收益录得8.1%,同期规模在1亿至10亿元区间的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达9.19%。主要因为大多数头部私募为价值投资者,惯用低估值策略,偏爱大蓝筹股,而今年的行情基本是科技半导体(中芯),医药,消费(茅台,美团点评,腾讯)。
国信证券有数据显示,低市盈率策略的有效性(指跑赢市场整体的超额收益)有着很强的趋势性变化特征:大体上从2003年开始到2007年,低估值策略明显跑赢市场整体;从2008年到2015年左右,低估值策略明显跑输大盘;从2015年到2018年底,低市盈率策略再度显著跑赢市场整体;最后从2018年底左右至今,低市盈率组合又显著跑输大盘。
买私募本质上就是为了超额收益,但市场很难有策略长期保持超额收益。私募经理又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于是自己精选私募组合或者私募FOF,是很好的方式,林佳总 @linjia510 的经验也验证了这点。
有个企业家朋友,可投资资产1亿现金左右,不需要靠这笔钱生活,他的资金以前全在银行买固收产品,4%-5%,一年拿这400万到500万参股初创企业,博取百倍可能。
另一个连锁餐饮老板,老字号的川菜店贡献着源源不断的现金,近几年净利率下滑到5%左右,平时不炒股,只在确定是熊市的时候,进场买他最喜欢的3-5只股票,全都是耳熟能详的大蓝筹,然后等牛市,打开账户卖,以他坦率直言的性格说,买股票没亏过。
他们属于清楚知道风险点和利润来源的生意人,了解自己也了解生意。
记得07年跟我爸一起拜访一位服装行业大佬,因为他那天晚上饭桌上的一席话,我还能记得当年那稚气的脸上泛着好奇和仰望的目光。他说,现在还开什么工厂?我今天基金挣的钱,等于工厂一个季度的净利润。后来08年暴跌后我们刚好再次拜访,他很认真地在交代工厂的工作。
我妈有位朋友,全职股民,深度研究,周围朋友们都跟买代码,之前总资产翻过倍也不到500,生活费看行情的那种,前两年研究新能源,ALLIN了国内某锂电池行业第三,去年把房子都卖了,我说妈那是菜市场朋友圈,买中了以为是能力,亏了赖运气。幸亏我妈还有点能力圈意识,知道不懂一直没下重注在股市,但人性使然,总账户在亏50%和挣10%之间波动。
他们属于不知道风险更不知道利润来源的人,也基本不了解自己。
不了解自己的人,很难让他理解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不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基本就把风险控制到最低。生病了找医生,学习请老师都是常识,但在投资这里,很多人却失去了常识。
冯柳在05年曾说:绝大多数情况下,稳定比高利润更重要,但如果在足够长的时间段里来看,稳定的盈利能力则比一切都重要!
公募我基本会避开明星经理,因为他们的诱惑太多了,被人挖走,自己去做私募都是常事,邓晓峰当年离开对净值的影响挺大的,持有人中间调仓和重新选择的成本太高。更多的研究(思考),是为了更少的决策(选择)。比如一上来就买一台奔驰,频繁换车的概率肯定低于一上来先买众泰。而且资产这玩意,更是头部效应聚集的行业。公募我会选择周期性换经理但业绩稳定的标的,公募要选的就是整个组织制度研究能力的稳定性,弱化对人的依赖。肖志刚哥说很多私募在牛市跑不赢公募,等下一个牛市验证下。
选择私募看人,选择公募看机构。
一辈子很短,我希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很幸运生在这个文明现代化的时代,对比东西方文明和环境,考虑自己的阶段,庆幸可以选择生活在中国。中国的经济增长刚刚经过第一阶段,甚至还没有消灭贫困。无论美国欧洲还是日本韩国,对我们既有借鉴的意义又不是完全的路径重叠,我们既是世界的追赶者,亦是未来的领导者,稳定的政治环境,科研的重视程度,工程师的人口数量红利,可预期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巨大的国内市场,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开放,这一切都是我们下注国运的基础筹码。
最后用中国人的智慧的精髓和大家共勉,顺便做个总结。
好谋而成,先想明白你不擅长什么,要什么。
分段治事,罗列出具体目标和行动计划。
不疾而速,财富持续稳定增长才是真的增长。
无为而治,想明白选清楚买定离手,去快乐地生活,享受幸福。
努力工作创造价值,拼命玩体验人生,财富在不远处,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