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论 >

少数派投资:买基金的目标 难道是回本吗?

2021-06-20 18:58:54来源:财经自媒体

买基金的目标,难道是回本吗?(少数派投资)

来源:少数派投资

标题是一个灵魂拷问,很多人看到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否定:买基金当然是为了盈利,只回本不是白折腾吗?

但是进一步回想自己的投资行为,是不是当基金下跌出现亏损的时候选择了苦熬守候,一旦熬到回本了就赶快赎回图个心安?

也就是说,很多人在亏钱的时候是拿得住的,而在开始回本之后,持有的基金却像变成了烫手山药,投资者每天徘徊在要不要抛出落袋为安的挣扎中,惧怕承担再次损失的风险。

这很容易理解,不论是投资还是生活中,失而复得实属可贵,失而复得再复失会加倍痛苦。

行为金融学揭示了人们的这种行为,称之为“处置效应”。

人们倾向于在盈利的时候卖出,亏损的时候持有,好像只要不卖,亏损就没有实际发生。

而这样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优秀基金被抛弃,持有在手上的是迟迟翻不了盘的弱势产品。

同样是抛硬币的游戏,如果你输了需要付出100块钱,赢了能获得一定的金额,你认为这金额是多少才值得玩? 通常来说,这个金额答案会超过100块。行为金融学中对这个游戏测试的结果得出的平均值是200块。

人们对损失的厌恶程度是对同等金额收益喜爱程度的2-2.5倍。这就是“损失厌恶”。

所以在很多优秀基金的历史持有过程中,都会出现“回本赎回潮”。回本即卖出可以立即解除亏损的痛苦,而继续持有到超出上次收益来解除痛苦有着更高的心理预期,需要更久的时间,更难做到。

基金投资中最大的误区就是将买入成本作为衡量基金盈亏的“锚”。

但是基金能不能实现收益,不应将买入成本作为“锚”,而是更应该看中产品的投资逻辑是否值得投资,看中投资经理及其投资能力是否有实现长期可持续业绩的能力。买入的价钱并不是决定其盈亏的因素,买入后就应该选择忘记它。

这里对于风险的界定就很重要,要知道低于成本价的亏损并不是风险,风险是出现永久损失的概率,而短期亏损不意味着永久损失。

买基金的初心是为了获得长期收益,如果仅仅因为回到最初的成本或者略有浮盈就赎回,那么投资交易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陪跑,成为了成交量的“气氛组”。

保持初心落实到具体的方法论,有几个原则可以参考。

不要试图预测市场来进行买卖。

市场是无法预测的,短期的涨跌有很大的偶然性,股票投资短期波动是常态,如果根据预判市场来进行操作,结果往往是被打脸。

聚焦基金产品及其基金经理。

在基金的衡量上,远离风格较为极端的基金,短期内波动较大的产品对于心态尤为考验;而对于基金经理的衡量,要去看其长期业绩表现如何。只要在投资过程中其产品的投资逻辑,业绩稳定性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经受盈亏周期考验,就可以作为是否买卖的依据。

制定自己的止盈目标。

选择赎回之前问问自己,长期收益的目标是否达到?买入之前根据自己适应的基金风格和风险偏好,制定合理的收益目标,如果达到预期收益,就可以兑现。这样就不会在回本的时候就开始陷入持有会继续承担风险,卖出又可能会错过收益的纠结。

不要低估无所事事的价值。

投资中还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是,当出现亏损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去做点什么,以此来抵消掉看着净值下跌带来的痛苦。但是在长期投资的磨练中,如果能够做到荣辱不惊,理解盈亏同源并且不将产品盈亏作为片面的决策依据,那么投资价值会远远高于短期的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