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爆款基金背后 渠道引导基民“赎旧买新”可以休矣来源:证券时报
今年,爆款新基金层出不穷,同时,“赎旧买新”的现象也开始增加。
所谓“赎旧买新”,说的是投资者赎回原本持有的老基金,去认购新发产品。这一现象已持续了多年。
为什么会持续出现“赎旧买新”现象?一方面,银行、券商等渠道有获取中间业务收入的动力。基金频繁的买卖能产生更多的申赎费用。而且,新发基金会有更多的营销激励,这些都刺激渠道鼓动投资者频繁交易;另一方面,投资者缺乏基本的金融认知或者不够理性,愿意布局1元面值的新发基金,这类投资者往往会在净值涨到一定程度后就急着获利了结。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表示,该公司旗下一只权益基金的申赎情况正反映了这一现象。在该基金净值处于1元面值之下时,申购赎回相对稳定;一旦基金净值创出新高,赎回量就会明显增大。记者从其他几家基金公司也了解道,好几次,在爆款新基金发行前夕,就会有一些净值表现较好的基金被赎回,有的基金赎回量甚至超过10亿。
和炒股相比,投资者投资基金的心理预期普遍不高,持有权益基金获得10%以上收益就感到满意,冒出赎回的念头。加上渠道的推波助澜,“赎旧买新”频繁发生。从数据统计看,2019年以来权益基金业绩不错,进一步刺激了投资者的“赎旧买新”冲动。
实际上,为了应对这一现象,基金已经设置了惩罚性费用。持有1个星期赎回的,要收取1.5%的费用。持有越久赎回费越低。但在基金取得可观收益时,投资者对赎回费就变得不那么在意。无论是银行渠道还是投资者,惩罚性赎回费对“赎旧买新”影响甚微。
基金业协会公布的4月基金份额显示,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分别为1.0977万亿份和1.7638万亿份,其中股票型较3月份减少了113.48亿份,混合型增加了577.2亿份。4月份新发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达到202.35亿份、370.76亿份,可以看出基金份额规模增量并不大。
另有基金公司渠道人士透露,该公司旗下有一只权益基金2019年净值增长率达到55%,在某银行有超过一万名客户。但去年能够赚30%收益以上的投资者只有8个。这一案例充分表明,持有人的频繁申赎、无法坚持长期投资,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实际收益。
目前,权益市场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基金等资管机构正可大展拳脚,理性投资、长期投资才能让资管行业发展得更为稳健。作为渠道端,更需要从投资者实际利益出发,提供适合的服务;作为投资者,更需要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投资基金之前,了解基金经理的风格、投资业绩等,“明明白白做投资”;作为基金公司,则不仅要做好投资,更要下功夫做好投资者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所幸目前情况正在好转,越来越多的渠道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帮助投资者挑选合适的基金产品,劝导基民不要频繁交易,避免追涨杀跌。同时,基金公司在产品布局时,也推出了更多的封闭一年、二年、三年的产品,还有定期赎回的创新型产品,让“赎旧买新”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