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一:帮忙开户赚取外快、可能涉及洗钱行为
多人前往某基金直销柜台开立基金账户。
客户经理: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们吗?
学生A:我们想开几个基金账户赚钱。
客户经理:好的。你们是附近XX大学的学生吧?
学生B:是的。
客户经理:在开户之前,我们需要向你们询问一下基本情况,请问你们对基金投资有了解吗?
学生C:不怎么了解……我们先开个户,也不一定真的用来进行投资。
客户经理:我看了大家填写的信息,各位填写的信息都很一致,手机号都相同,请问这个手机号是谁的?
学生A:那个……我们也不清楚。
客户经理:我们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后来发现客户开户都是为了出借给别人用的。根据相关规定,投资者应当使用以本人名义开立的基金账户,不得违反使用他人基金账户或者将本人基金账户提供给他人使用。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学生A:这么严重?我们只是想赚点外快。有人在学校发广告,说帮开立一个基金账户就给100块钱,大家觉得这钱挺好赚。
客户经理:这种钱可不能赚!大家应该注意保管好个人信息,千万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信息告知他人,更不要出租、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银行账户等。
学生B:好的,那我们先不开了,感谢您提醒我们!
客户经理:不客气的,如果你们需要本人使用基金账户时,欢迎再来开户!
简析与风险提示
不法分子抓住大学生收入低、想赚外快的心思,在学校里推广有偿开户。再加上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低、风险意识不足,不知道出借基金账户或银行账户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容易上当受骗。
在此案例中,基金公司客户经理对于客户的异常开户情形进行了严格审查。仔细观察了前来开户人员的年龄和身份特征,进而判断出客户的具体身份;在客户填写登记信息时进行了认真核查,发现不同客户填写了相同的手机号码,存在疑点;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发现客户本人并不了真实开户目的及实际用途,存在出租、出借账户的风险。综合以上几点,客户经理拒绝为其开户,并提示其账户出借的风险和后果。
场景二:网聊群里的内幕消息,可能存在诈骗行为
有一对五十岁以上的夫妇来柜台开户。
客户经理: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两位的?
客户A:我们想开个基金账户。
客户B:朋友说最近基金投资火热,赚了点钱,我就想跟着一起赚点小钱。
客户经理:开立基金账户之前我们需要对您进行适当性测评,您对于基金投资了解么?
客户B:放心,放心,我们最近加入了一个微信群,还交了会员费成为了会员,里面有不少投资大师指导我们投资。黄大师你知道吗?他也在我们微信群里面,只要跟着他做,听他的投资建议,不会有问题,稳赚!
客户经理:看来您没有相关的投资经验吧?网上有不少提供非法投资咨询的,专门针对投资经验缺乏的人群,以“内幕消息”为诱饵,骗取会员费。
客户A:怎么会骗人啊?我们听从黄大师的建议,已经赚了几笔钱了。
客户经理:A女士您好,这种手段其实挺常见的,对于新入会的会员,他们确实推荐了几个不错的基金产品,但是您仔细想想,是不是后来也亏过几次。
客户A:你这么一说,好像是的,这两天给我介绍的几个产品质量都不是太好,不过他们跟我说过了,不会赔的,让我不用着急。
客户经理:根据你们描述的情况,这属于利用网络等媒体从事非法投资活动的行为,他们大都没有基金相关从业资格,千万不要相信他们的建议了!
客户B:真的啊?!看来我们的确是被骗了,还是你们基金公司的人了解情况呀!及时提醒我们,要不然我们就亏大了!那还是先不开户了!
客户经理:希望您以后可以提高警惕,遇到相关问题请先咨询一下相关人士,以免上当受骗。
简析与风险提示
在上述案例中,基金公司客户经理根据观察的情况并运用了投资者适当性测评结果,判断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不适合进行风险投资操作。
进一步了解发现,客户加入了某微信群,微信群内有“投资大师”和“内幕消息”,不排除该微信群存在利用社交媒体从事非法证券互动的嫌疑。及时提示风险并说服客户提高警惕,谨慎行事。此外,客户经理可以对客户展示的微信群界面及相关内容予以保存,并进一步了解情况,如确有违法嫌疑,应向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报告,防止更多群众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