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把握外资流入历史机遇 力争为持有人创造可持续回报
近年来随着A股市场国际化、机构化趋势加强,可持续投资理念逐渐引起更多投资者的关注。6月16日,围绕“从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投资”这一主题,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召开了2020年线上媒体交流会。据悉,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即将发行的两只产品——大摩ESG量化基金及大摩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基金,将助力投资人把握外资流入的历史机遇,力争为持有人创造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ESG责任投资是大势所趋
ESG责任投资理念在海外已较为成熟,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总经理王鸿嫔举例谈道,一些外资大型保险公司对委托资金已经有着明确的禁投名单,包括煤炭、军工、电力等不符合ESG标准的行业。随着外资的持续流入,A股 “入摩”权重不断提高,MSCI ESG评级逐步覆盖A股市场,ESG表现良好的个股也有望受到外资追捧。
在国内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较早推动ESG投资落地。2019年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正式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承诺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而大摩ESG量化基金所使用的ESG DataLAB投研系统还曾登上《证券时报》“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先锋榜之中国公募基金智能投研先锋榜单”。
创新性地融合ESG理念和量化策略
大摩ESG量化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余斌介绍,A股近年来“爆雷”事件频繁,有些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并无异样,但是在公司治理、诚信经营等非财务指标方面存在着重大隐患。ESG投资正是通过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进行综合分析,收集非财务信息拼图,从而对上市公司的ESG风险进行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估。大摩ESG量化基金背靠公司自主开发的投研系统ESG DataLAB,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组合“排雷”。
“为了更好地贯彻ESG投资标准和客观度量并控制ESG风险,我们选择了采用量化方法践行ESG投资理念。”余斌解释,将按照风险因子的分析框架,对ESG风险按照E、S和G三个维度进行拆解,使得组合在整体的ESG风险和单一维度上均保持较低的暴露水平。同时,若叠加其他风格和行业因子,可以实现更加精细的风险分散与控制。
量变将带来质变 把握外资流入的历史机遇
尽管新冠疫情对2020年的全球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王鸿嫔认为,中国疫情逐渐得到有力控制,将率先走出“阴影”,而疫情中也更凸显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中,中国投资回报率更具竞争力,随着国内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外资将继续流入A股。
据海通证券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A股市值为2.1万亿元,较2013年底时的3500亿元增长了5倍,外资流入A股的规模和速度皆引人注目。整体来看,外资在A股自由流通市值中的占比已从2013年的3.8%上升到2019年的8.6%,成为仅次于公募基金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 “量变将带来质变”,王鸿嫔指出,随着外资持股比例持续的增加,A股市场将更加理性,更加成熟。
据了解,即将发行的大摩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基金将主要投资于MSCI中国A股指数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由于这些成分股均在MSCI国际指数体系内,有望成为外资主要流入方向。作为一只指数增强产品,大摩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还将借助量化模型,通过对不同维度股票数据的优化处理,力争为持有人创造可持续的超额回报。
练好“内功” 为客户创造价值
王鸿嫔表示, 2019年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外方股东实现了相对控股,公司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将秉承与摩根士丹利一致的的核心价值观“客户为先、为所应为、卓尔不群、回馈社会”,继续帮助持有人实现美好愿景。
事实上,多年来,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始终以持有人利益为先,近年数次主动限制大额申购,避免基金规模的过快上涨稀释原有投资者收益。历史上,也曾主动规避了一些能够带来短期管理规模上涨但最终被市场证明存在诸多弊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业务,如保本基金、分级基金,始终坚守在资产管理业务的本源。
王鸿嫔透露,过去一段时间,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专注于“练内功”,在保持债券基金优势、严控风险的同时,持续推进权益投资流程优化以及团队建设。在聚焦研究力量,提高投资纪律性,加强风险指标控制,“以数据为本”密切跟踪基金业绩,检视投资流程,落实投研一体化等等一系列举措下,团队建设也已见成效,根据银河证券数据整理,2019年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加权平均排名从一季度的62%提升至4季度的41%。
此外,2020年以来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旗下已有5只基金分红,包括大摩多元收益、大摩优质信价、大摩增利18个月、大摩基础行业、大摩主题优选,累计分红金额近19亿元。王鸿嫔表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将持续推动分红策略的常态化,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