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银行会同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在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启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探索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金融保障。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示范工程包含四方面主要任务。
一是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助推农村居民金融服务普惠化。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加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与益农信息社、电商服务站等线下资源融合共享,运用5G、千兆光网、图像识别、智能终端等推动服务设施智能化升级,全面打造“多项服务只需跑一次”的综合型金融“触点”,探索线下服务渠道可持续经营模式,提升农村线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捷性。
积极推动构建“线上线下打通、跨金融机构互通、金融与公共领域融通”的新型服务渠道,建立“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惠农综合服务平台,借助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提升惠农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
发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优势,深入分析农村客户金融需求,因人而异打造“惠农版”“大字版”“简化版”“民族语言版”等智慧金融App,为农村居民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贴心金融服务。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与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二是加大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力度,赋能农业产业现代化。
运用物联网、卫星遥感、位置服务、图像识别、电子围栏等技术,动态跟踪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等活物生长情况,加强种子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运输、销售等全链条数据自动化采集、可溯化信任和智能化分析,完善信用评价模型和风险监控机制,让“动产”转换为“不动产”,实现融资需求精准授信,提升农业产业融资可得性。
推动农业供应链资金流、商流、物流深度融合,促进金融机构与电商平台、运输企业合作,结合电商平台交易数据优化资信评估模型,拓展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优化贷款手续,强化对农村电商新基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的信贷支持,为链条远端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利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依托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等,鼓励金融机构将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嵌入农产品生产、交易、加工、物流、仓储等全生命周期,实现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间“多级信用可信传递”,保障数据和交易规则的真实性与一致性,降低信用协作风险和成本。
三是加快金融与民生系统互通,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化。
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农村缴费模式,加大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自助缴费机具投放力度,推进非接触式缴费平台建设,实现水、电、燃气、供暖等缴费项目“一站式”办理,解决“跑腿缴费”“人工记账”“人工代缴”等农村地区缴费问题。
探索以社保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使农村居民便捷地享受社保等民生服务。在就业和社保领域加强社银合作,鼓励社保卡合作银行集中入村办理社保卡发放、金融功能激活等服务,对外出务工等人员提供线上申领、补换、挂失等联动服务。推动金融与卫生健康服务系统联通,依托电子健康码个人健康管理平台,推动卫生健康“一码通用”全程连续服务。
加强城乡客运等农村交通智能化建设,推动基于近场通信、安全芯片、条码等技术的移动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普及应用;探索交通领域服务融合与信息互通,结合线上线下金融渠道开展交通购票、物流运输业务代办等服务。聚焦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建立更加人性化、有温度的无障碍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
四是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助力农村建设数字化。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搭建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等系统,推动涉农数据跨领域共享应用,为“三农”信贷融资提供可信任、可追溯的数据源,提高信用体系覆盖面和应用成效,优化客户信贷体验,拓展农村居民应用场景。
围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涉农数据共享、农村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建立农村金融标准规则体系,通过建设试验区、示范点等方式筑牢金融标准在农村普惠金融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推进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农业作业、农民行为、生产感应等方面信用水平。
结合农村金融服务场景,建立农村金融风险监控体系,全面提升“三农”信息保护与资金安全风险防控水平。探索运用数字签名、多方安全计算等技术,提高身份鉴别安全性与交易可追溯性,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