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股大幅回暖,王者归来还是回光返照?黄燕铭、洪灏、刘彦春、曹名长、王庆、侯昊等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名额有限,报名入口】
原标题:一根长阳拔地起 公私募乐观情绪“爆棚”
5月25日,在外部消息面整体平淡的背景下,A股市场迎来久违的放量大涨。截至昨日收盘,沪深两市成交总金额突破万亿大关,上证综指等主要股指集体向上突破了近两个多月来的震荡区间。来自多家公私募机构的最新策略观点显示,目前多数机构对于短期市场表现信心十足,并普遍预期市场已进入并将展开一轮中期上涨行情。在市场风格上,A股结构性机会是否将向低估值蓝筹、大市值白马股方向倾斜,目前公私募机构仍然分歧较大。
权重板块拉升
受大市值白马股、大金融等权重板块同步拉升推动,25日A股主要股指全线放量拉涨。截至收盘,上证综指逼近3600点整数关口,深证成指、沪深300等其他股指也整体向上突破。对于25日的市场大幅走强,公私募机构普遍认为,A股当日大幅走强,是多个方面因素共振的结果。
博时基金分析,A股25日出现大涨,主要是由于流动性好于预期、风险偏好修复所致。A股经历春节假期后的快速调整以及反复震荡之后,市场风险逐步释放。当前,股票资产相对债券资产的吸引力有所修复,且市场流动性整体处于相对较宽裕的状态。
银杏环球资本董事长张峰表示,不仅A股大涨,港股市场当日也出现强势拉升。两地市场同步强势拉升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前期压制市场的风险因素有所缓解,且海外资金对中国核心资产信心持续增长。在相关预期修正之后,市场做多情绪集中爆发。
具体而言,张峰认为主要利多因素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缓解了投资者对于通胀的担忧;第二,国债收益率走低,使得成长股再次获得上涨动能;第三,前期大市值白马股在调整之后充分释放了投资风险;第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近年来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依旧、近期数字货币炒作气氛降温的背景下,也有机构从全社会资金对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给出了长期更为积极的解读。雷球资产合伙人胡攀表示,目前,在信贷审慎投放和监管部门严查违规资金后,资金面收紧的趋势出现缓和。从大类资产方面来看,虚拟货币泡沫正在破裂,购房资金则受到多个城市新房认购新政的抑制。在理财端,“保本产品”正逐步向“净值类产品”转变,各类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下降。整体而言,全社会资金的投资“宣泄口”仍然会重点集中于权益市场。
短中期继续看涨
在A股市场短中期研判方面,目前多数机构仍然以看涨为主。有私募机构更将上证综指的下一目标点位,直接设置在4000点。
世诚投资总经理陈家琳表示,当前A股市场情绪转暖。需要强调的是,市场表现不仅是反弹行情,本轮市场上升通道依然没有走完。
肇万资产总经理崔磊表示,25日A股主要股指向上放量突破,可以理解为,在经过政策引导以及市场验证后,投资者在正式确认流动性紧缩预期证伪后的合理策略应对。权益市场长期压抑的做多情绪得以释放,促成了25日的放量大涨。从短中期而言,A股市场主要股指存在继续上行的需求。
鸿风资产投资总监黄易表示,在经过25日主要股指的长阳“拔地起”之后,强烈看好A股后期走势。整体来看,市场有望结束已持续近三个月的底部横盘震荡格局,以上证综指而言,市场将有望向上挑战4000点。黄易认为,支撑A股市场进一步走强的力量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欧美主要经济体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复苏从不确定走向确定,有利于全球风险资产表现;二是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顶部区域,通胀预期本月即见顶点,通胀压力减轻,流动性负面预期将会向上修正;三是信用收紧预期已被市场充分反映,下半年流动性不会比上半年更紧;四是市场无风险收益率将进入下行通道。
机构偏爱景气与成长板块
在25日大市值白马股板块再次“横刀立马”、大金融板块同步异军突起的背景下,对于A股市场的内部风格方向,机构投资者的研判整体仍偏向于结构与成长。
多家公募机构普遍认为,未来阶段A股市场的运行,仍然会将以个股机会为主,对于全市场个股可能出现的“普涨行情”仍然预期谨慎。博道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建胜认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深化,消费驱动逐渐替代原有的投资驱动模式,宏观经济的波动性大幅减弱,经济增速的中枢也会持续而缓慢下移。这种宏观背景对应到资本市场就是,结构性机会成为市场主流。
在结构性领涨板块上,目前公私募对于市场风格是否将向大金融等低估值蓝筹及大市值白马股两大方向上转移,仍然分歧显著。
就市场风格来看,崔磊预计,后期成长风格将逐渐占优。具体来看,全球经济总需求维持稳定,不存在持续通胀的基础。总需求、商品价格以及利率在疫情稳定后将向疫情前水平回归,折射到权益市场上,将会对成长类资产更加有利。大金融尤其券商股25日领涨,整体更多是场外踏空资金的“进场行为”。在25日的大涨之后,资金预计将重点围绕疫情后景气度依然向好的产业方向进行再布局,如电动车、新一代国产芯片、疫苗以及大众消费品等。
陈家琳表示,后期A股市场预计不会简单在各板块之间轮动,而是更多基于行业景气度、中期业绩增速、基本面与估值匹配度等因素来实现行业间的切换。目前,基于景气度的逻辑,包括医美在内的高端消费行业及包括创新药产业链在内的大健康行业,以及中游(智能)制造业,仍然是值得长线布局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