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论 >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何宝宏:数字化转型是长期过程 不能用短时成败定义

2021-05-26 13:48:07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过去的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数字化站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新基建”提速以及数字化转型进入到2.0时代,无论是产业变革,还是技术迭代,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演进。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何宝宏和副所长栗蔚,深入探讨了我国不同行业的转型现状、当前面临的难题以及如何破解困局等。

“数字化转型是非常痛苦的过程。”何宝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转型不是把新一代的数字化技术引入到企业就完了,而是在技术越来越深入之后,整个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人才结构和企业文化都要跟着调整,这是最难的。”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能用“成功”和“失败”来定义

据工信部数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8%。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的确超过了三分之一,但是各个行业的数字化程度不太一样。我们国家的服务业整体来说,高于传统的制造业和农业,比如说金融服务业、通信服务业、还有物流等,他们的数字化占比非常高。”何宝宏说。

新冠疫情后,几乎所有企业都意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据有关机构测算,数字化可使制造业企业成本降低17.6%、营收增加22.6%;使物流服务业成本降低34.2%、营收增加33.6%;使零售业成本降低7.8%、营收增加33.3%。

虽然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降本增效,但是转型并非易事。麦肯锡报告显示,在精通数字技术的行业,如高科技、媒体和电信,转型成功率不超过26%;而在石油、天然气、汽车、基础设施和制药等较为传统的行业中,数字化转型更具挑战性,成功率仅在4%至11%之间。

“数字化转型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在何宝宏看来,“转型不是把新一代的数字化技术引入到企业就完了,而是在技术越来越深入之后,整个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人才结构和企业文化都要跟着调整,这是最难的。”

同时,何宝宏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还是一个长期过程,至少需要20年~30年的时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不应该简单用“成功”和“失败”来定义。“如果在2年~3年内观察一家企业,数字化转型才刚开始,何言失败,更应该说是为下一步的转型积累了经验。”

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在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来打造自身的IT数字化能力。据中国信通院《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20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已经应用云计算的企业占比达到66.1%。

何宝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阶段数字生产工具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但如何发挥技术的价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云计算为例,以前企业关注的是“云优先”,以上云为主要转型目标,但现阶段企业更关注“云效能”,即发挥云在实际业务中的价值。

转型者还是赋能者?

实际上,麦肯锡报告中所说“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不一样”背后的原因便是,不同企业的数字原生程度、IT能力成熟度不同,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数字化实施路径。

近日,中国信通院首次发布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双曲线”,即转型者曲线和赋能者曲线,反映了现阶段数字原生程度不同的企业数字化发展阶段。据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介绍,对于数字原生程度较低的企业,往往遵循转型者曲线路径;对于数字原生程度较高的企业,更多的是赋能者的角色。

“要想做好企业数字化,我们应该看一看现阶段自己是转型者还是赋能者。不过,转型者和赋能者并不是绝对的,一些转型企业达到一定水平后将转变为赋能者。虽然数字化原生程度较高的企业天生就是赋能者,但(它们)也在持续关注自身的转型,因为只有持续转型才能将自己更好的技术赋能给其他企业。”栗蔚表示。

据了解,面向“数字化转型者”,中国信通院推出了《企业IT数字化能力和运营效果成熟度模型(IOMM)》标准,帮助企业定位自身数字化水平。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