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人民银行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当前中国亟待提高制造业产业链整体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的新形势下,制造服务业对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形成重要支撑。《意见》的发布实施,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起跳板”。
所谓制造服务业,是指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或者是向产品产生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所提供的各种形式服务业的总称。按照此定义,生产制造和加工装配开展的设备成套、供应链管理、设计研发、管理咨询、会计审计、培训以及电子商务等等,均属于制造服务业的范畴。进一步讲,制造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制造业服务化的过程,它具有知识、技能、信息密集型的特征,是当今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规律以及大趋势。欧美发达国家的过往实践已经证明,通过促进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起到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制造业不断走向全球价值链最高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拉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结构调整,吸纳青年人才就业等作用。
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制造服务业强劲发展,并推动着全球服务外包业务更多地转向制造服务业外包。那么,制造服务业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国内有专家曾做了一个统计,全球500强企业共涉足51个行业,其中28个属于服务业。从数量上来看,有56%的公司在从事服务业,更有两成的跨国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
据了解,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以及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现在看来,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分工之所以处于高端位置,主要是转移了传统制造业,留下了高质量的制造业,并且发展了高水平的制造服务业,推动了科技创新。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制造服务业发展方面,欧美有着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制造服务业发展提供保障;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制造服务业发展;建立完备的基础设施,制订相关技术标准,为制造服务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建立多层次、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体系;政府高度重视对企业的咨询与培训,对企业发展进行指导等等。
近年来,制造业承载了中国30%的GDP,提供了上亿个工作岗位。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工业增加值由5年前的23.5万亿元,增加到目前31.3万亿元,已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制造业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已接近30%。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制造业发展规划落实尤为重要。为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制造服务业供给质量不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够,引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不明显,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十四五”时期,应通过加快制造服务业主体培育、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制造业智能转型、制造业研发设计能力提升等9项专项行动,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优化制造业供给质量,使制造服务业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出显著作用,升级制造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发展水平。
其次,要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两业融合”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和水平后,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由企业主导、市场驱动的必然产物。推动“两业融合”,必须鼓励企业根据行业领域特点,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自主探索和选择。而且在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发挥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作用,这些主体既包括产业链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也包括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平台型企业和机构,以及其他各类主体。
再次,积极支持尽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制造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企业。“十四五”时期,中国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与发展将全面提速,即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与此同时,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内,要配套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商贸物流等制造服务业,还要支持从制造企业剥离的制造服务业企业,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鼓励制造服务业企业积极承接离岸和在岸服务外包业务,从而推动制造业集群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综合园区转型升级,从而依托制造服务业集聚,带动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体系下迅速向中高端跃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