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PK:董承非、傅鹏博、朱少醒、刘彦春等,谁更值得托付?】买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什么样的基金经理值得托付?哪些基金经理值得你托付?怎么才能选到好的基金经理呢?2020金麒麟最佳基金经理评选,快给你心仪的基金经理投票吧!【投票】
来源:公私风云
“银行系”基金公司的扩容,一方面会改变资管行业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会促进公募行业的优胜劣汰,更好地面对外资公募的挑战。
“银行系”公募有望扩容!
日前,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继续推进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这意味着,近4年无“银行系”公募设立的局面将被打破。
三大因素推动
公募基金的“压舱石”作用显而易见。据易会满介绍,去年以来,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准入制度改革,市场活力大幅增加。
他还提到一组数据:今年前4个月,权益类公募基金募集金额43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8倍,对改善市场结构、稳定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易会满继而表示,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继续推进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监管的表态,指明了资产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某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师卜振兴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指出,2018年资产管理新规发布,政策指引的目标是促进各类型资产管理机构向公募基金转型。
为何会将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的着力点落在商业银行?
“据我所知,扩容‘银行系’公募早有酝酿。”一家“银行系”公募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背后的原因来自三方面:
一是“银行系”公募的数量还是偏少,监管希望主体能更加均衡化;二是“银行系”公募的优点在于稳健,合规性和抗风险能力更强,更有利于市场的稳定;三是为了承接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
不过,该人士也坦言,和其他派系基金公司相比,“银行系”公募的缺点是“比较保守、创新能力不足”。
卜振兴分析,监管层或基于两重因素考虑:一是目前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机构中占比较大,规模发展的潜力巨大;二是商业银行在积极谋求转型,公募基金就是未来发展的标杆和模式,促进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中信证券研究部银行团队则认为,鼓励银行成立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提高银行理财权益投资活跃度,意在发挥银行客户、渠道优势,吸引更多资金参与资本市场。
带来两大改变
事实上,新增“银行系”公募已“空窗”近4年。最近一次扩容要追溯至2016年7月1日,由恒生银行持股70%的恒生前海基金宣告成立。
和其他派系相比,“银行系”公募数量并不多。据 Wind数据,目前共有公募管理人148家(含券商、保险资管公司),其中,“券商系”为主流,数量多达69家,而“银行系”仅15家。
自2002年底首家“银行系”公募——招商基金成立以来,这一派系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据中信证券统计,目前15家“银行系”公募基金净值(非货币)合计约1.9万亿元,占全市场份额约23%。
那么,“银行系”公募的进一步扩容,会给其他派系的基金公司带来哪些竞争压力?
前述公募人士提到,“银行系”公募存在一些先天的竞争优势。
首先是委外资金优势,银行会优先考虑旗下基金公司;其次是债券投资优势,因为银行本身就是债券的做市商,可以拿到更好的投资标的;此外,银行间也会通过基金托管进行资源互换。
卜振兴认为,“银行系”基金公司的扩容,一方面会改变资管行业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会促进公募行业的优胜劣汰,更好地面对外资公募的挑战。
中信证券研究部银行团队判断,银行系资金入市将保持稳健的节奏:其一,银行仍需考虑基金公司与理财子公司的差异定位和业务协同,预计中小型银行将加快基金公司牌照申请;其二,理财资金增配权益资产,短期预计仍将以委托投资的形式为主,中长期则有赖于大类资产投研能力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