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论 >

报告:布局零碳韧性城市将创造超过50万亿元收益 中小城市潜力最强

2021-05-17 18:47:57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报告显示,若成功践行以城市为单位的碳减排路径,到2050年,我国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减少89%。

作为全球碳排放大户,我国提出了十分具有雄心的减排目标。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城市是全球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占到所有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75%。因此,为了达成“3060”目标,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中国城市或将成为减排行动的主战场。

近日,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在中国零碳韧性城市研讨会上发布《抓住中国城市机遇》报告。报告显示,如果成功地践行减排方案,到2050年,中国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会减少89%,并至少获得约7.7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05万亿元)的经济回报;到2030年,将新增1520万个就业岗位。

《抓住中国城市机遇》是WRI系列报告《抓住城市机遇》的子报告之一。这一系列报告通过聚焦六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墨西哥和南非的城市低碳转型经验,展示构建零碳、韧性、包容的城市将如何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城市成为低碳发展的关键

“中国的经济繁荣建立在城市之上,中国城市容纳了五分之三的人口,创造了90%的GDP。”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博士表示,“现在正是加快城市低碳转型,推动共同繁荣的关键时刻。中国应该实施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在‘十四五’期间提前达峰。”

2020年,包括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等城市在内的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GDP之和达到了207164.22亿元,约占全国的20.4%,其中已有13个城市超过了万亿元大关,重庆和苏州更是突破了2万亿元的GDP总量。

经济的快步发展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与排放量。全球50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23个在国内。报告显示,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和城市无序扩张等问题困扰着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也逐渐开始对城市发展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制约。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与气候变化带来的破坏与冲击也威胁着城市人口就业、生产活动、粮食安全等方面的稳步发展。

而城市规模的扩张并未因此放慢脚步,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报告预计,到 2050 年,预计五分之四的中国人将生活在城市。“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因此要以城市为主体实现中国‘3060’战略。”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说道,“我们要将城市间的竞争由单纯的GDP竞争,转向GDP与减碳双竞争,自下而上生成全国韧性碳中和体系。”

中小城市最具减排潜力

城市人口越来越庞大,但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依旧存在较大的差异,依旧有一半以上的城市人口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相比,这些城市通常资源更少,满足居民需求的能力有限。报告认为,确保这些中小城市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资源,并建立其韧性,对于促进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普遍繁荣至关重要。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主席及教授Nicholas Stern勋爵认为,“建设紧凑、联通、清洁的城市,使居民出行便利、工作高效、呼吸清新空气,将是实现气候雄心与探寻强劲的、可持续的、和有韧性的包容性增长新途径的核心。”

城市的低碳转型问题上,能源消费是一个重要话题。在数十年间从一个小渔村迅速成长为国际大都市的深圳,在能源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的经验或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深圳市政府原副市长、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认为,更多地采用水力发电的中国南方电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过去十几年间中国南网每度电碳排放下降了3%,当深圳把更多一次能源消耗来源改为南网,再将火力发电变成备用电厂的时候,这个城市能源结合就向更低排放的方向发生了转变。”唐杰说道。

除了电力脱碳以外,我国还在近几年采取了多项积极的城市政策。从2013年起,我国开始采用发展限制或“确定城市开发边界”的政策遏制城市无序扩张,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启动了“海绵城市”试点方案,用以支持城市水管理工作,目前为止已经累计在三十个城市进行“海绵城市”试点。2015年开始,生态保护红线政策被纳入《环境保护法》,将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重点土地区域纳入红线范围重点保护,避免城市盲目扩张造成的土地侵占。

中小城市将在更具有生态保护和减排思维的政策路线之下更有序地发展。“大城市的扩张结束了,中小城市的扩张正在进行中,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说道,”我们发现中小城市有着大量机遇和挑战,特别是韧性减排的意识的建立。

建造更智慧的建筑

在上述报告的补充报告《加快中国城市转型》预测,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中国需要获得约138万亿元的投融资,这些投资将需要被大部分适用于低碳和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除了能源、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外,《加快中国城市转型》还重点强调了建筑在城市低碳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报告认为,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应当通过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和支持既有建筑深度改造,提高建筑领域的能源效率,这将为我国贡献15%的城市减排潜力。

建筑的碳排放涉及两个阶段,一是建造过程中建材制造、运输、建造过程中的排放,二是投入使用后运营过程中的排放。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建筑学走入了诸多发展误区,比如城市低密度、过度郊区化发展,南方地区按照建筑平方米计价集中供热造成过量碳排放,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超高层建筑规划等等。

“绿色建筑是全生命周期能够节能、节水、节材的建筑,其次是气候适应型建筑,通过土壤储能,浅层太阳能等模式,建造”冬暖夏凉“的热平衡的建筑,这能使能耗大幅下降,同时成本也较低。”仇保兴说道。

报告认为,在未来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和其他支出中,优先考虑节能建筑的新建和改造。通过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和支持既有建筑深度改造,提高建筑领域的能源效率,也是一个能够在城市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减缓电力需求增长的契机。减少城市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和废弃物的碳排放,可以在2030年创造1520万个就业机会,这其中大部分与建筑部门的能源效率有关。

为此,报告建议可以通过重点支持扩大热电联产系统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等试点项目的规模,提高公共建筑的整体能效。城市则可以从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入手,要求所有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 T 50378 一 2019 )。

城市还可以积极推进能源管理合同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从而释放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解决方案的市场潜力。将更多的技术和创新融入建筑和区域能源系统中也很重要。首先,需要注意系统效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特别是公共建筑的制冷、供暖和供电。其次,可以扩大试点项目的规模,以此规范不同类别建筑的行业做法和标准,如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和增能建筑。

报告主要作者、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政策研究员贾思敏·蒂鲁(Jasmine Tillu)表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已经非常完善了,接下来我们需要加强相关的标准,使它更加严格,并且更切实地实施。目前中国已经在住宅建筑方面进行改造,以后希望或许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将这种改造做得更深入,或许还可以融入5G或物联网等创新技术。

(作者:见习记者,王晨编辑:钟映佳)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