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论 >

洪流:A股仍有很强政策特征 今年宏观前高后低 理财要重视逆向投资

2021-05-10 18:59:08来源:新浪财经

【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在2019~2020年这两年的市场结构性行情中,我们看到一些非常好的赛道型资产出现了系统性的价值重估。而且这种重估不简单地建立在产业发展景气度上,同时也兼顾国际化的资本市场环境,投资者也从散户逐渐向机构投资者转换。”

“最好的技巧就是选对优秀企业家管理的最优质公司。从历史维度上,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最优秀公司的股价回报接近他们历史平均的ROE回报,大道至简。”

“面对市场调整就好比原本一辆快车快到高速公路了,你可能没赶上,但突然开车的司机也就是市场把车倒过来非常长的距离把您接上,重新驶上高速公路。”

“我给大家的理财建议是,除了长期投资外,很重要的是要逆向投资,定期投资。当市场低迷门可罗雀的时候,按照历史经验,往往是投资人获取稳定回报最好的时点。”

“中国今年宏观经济第一是趋稳的,结构上来看企业盈利预测稳定,甚至部分上调。但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行,这对中国中游的制造业盈利带来压力,而中国又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所以中国宏观今年是前高后低的态势。”

近期,在嘉实基金举办的“燃直播之基金直播奇妙夜”上,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平衡风格投资总监洪流做客,针对当前海内外宏观经济和可投资产方向进行了深度解读。

以下是直播内容的观点汇总。查看视频

问:洪流老师,1999年的A股是什么样子的,那时候没有万得之类的工具,是怎么做研究的?

我自己从业是1999年1月1号,从上财研究生毕业,我的专业是货币银行学下面的证券经营管理。当我以这个背景进入市场,第一天公司上班,老师就和我讲说,我告诉你,你要看盘面上全天有几波上涨,几波下跌,看量价是怎么配合的。

我很困惑,说老师我是学DCF模型的,是基于企业竞争力、行业发展周期来做研究的,为什么不让我做这些?老师回答说当时的A股市场就是这样,一定要知道市场的主力在哪里。

回顾1999年的A股市场,我感受最深的是5月19号这个时间点爆发了519行情,也就是网络科技股的行情,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一次非常典型的政策驱动的人工牛市。

也是在那时候,万得刚刚开始进行数据的收集。

我和大家说一个数据,A股在2000年底上市公司总数是947家。当时A股的研究对象行业分布都非常窄。而且从上市资源来说,每个省都有额度。在这种背景下,就出现了非常特殊的一批企业上市,比如它的国有股、法人股是不流通的,只用很小的额度去上市融资。而且当时整体市场公司治理也不是很完善。

所以回顾当年,再看现在,我觉得A股还是具备很强的政策特征。

到2007年,有了两个标志性事件。第一个是530事件,市场出现价值股的大幅上涨。当时我们对所有上市公司的估值做了一次筛选,当时价值股估值到了非常高的位置。我们内部讨论说可能现在最便宜的就是招商银行了,但当时招商银行市盈率大概是47倍。

第二件事是2007年11月份,大家感触最深的是中石油上市,第一天开盘价是48.6元,基本当天市值就接近8万亿。当时A股市场总市值也就几十万亿,一个中石油市值就占接近20%了。

所以从那以后市场开始进入一个非常大的波动周期。

所以回顾投研体系,1999年看行业基本情况的框架还没搭建起来,到2007年这个框架就已经搭建起来了,但是当时我们做行业对比,发现很难做偏价值的投资。2007年我们看到以中石油上市,受到严重高估,出现了牛熊转换。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全球资本市场共振,千股跌停。

到2015年,中国经历了一次非常典型的水牛市场,居民加杠杆进入资本市场,去炒作一些带有市梦率特征的创业板资产。之后流动性受到政策的收缩和制约,又发生了一次千股跌停。

等到2016年熔断制度推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我印象非常深的是,2016年初的两个交易日,第一天市场波动,第二天只交易了15分钟就直接熔断了。当时也是千股跌停。

不过即使经历了这些情形,我们去看中国资本市场,还是逐步经历了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从一个非常不成熟的小体量市场,走向一个成熟的非常具有纵深的宽行业跨度的综合性市场。

问:您2010年正式开启自己的投资管理生涯,从指数上来看,这并不是个特别好的时点,因为之后的四五年指数都是一路震荡向下的。但您的业绩又非常厉害,想请问怎么在大盘向下的环境中做投资创造回报?

其实投资没什么秘诀,唯一正确的就是买到最优质的公司,在非常好的行业赛道里找到优质的龙头公司,运气好的话这些企业家非常有激情,有奋斗者精神,能带领企业穿越行业的周期。

我在2010年开始管资金,当时在兴业证券的资产管理部么,管的是14亿的规模。这个规模放在现在相当于接近百亿的级别。

我接手的时候指数是3000多点,离开的时候指数只有2300点。当时我们的年化回报率大概是-3~-4%,但是指数的年化只有负的百分之十几。这是因为我们当时充分运用了绝对收益的方式来控制回撤。所以2010~2013年我的投资组合也拿到了中国证券报的三年期金牛奖。

我们在投资过程中,讲究几个重要方法。第一个是深度研究,我们所有投资的公司都是长期跟踪,对企业发展的逻辑等等研究得非常深。

第二个是逆向投资。我们采取的的更多是左侧布局,基于深度研究的左侧布局,然后当股票的风险收益比下降后,就采取退出策略。这让我们总体的回撤和指数的关联度比较低。

问:在目前普遍高估的市场下,您怎样定量平衡企业成长性和对应股价的合理性?

问题问得非常好。其实在2019~2020年这两年的市场结构性行情中,我们看到一些非常好的赛道型资产出现了系统性的价值重估。而且这种重估不简单地建立在产业发展景气度上,同时也兼顾国际化的资本市场环境,投资者也从散户逐渐向机构投资者转换。

随着结构性的高估,2021年初形成了阶段性回撤,这是我们观察到非常重要的市场现象。

另外从大类资产配置来说,我们仍然有很多投资的线索。比如2021年,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全球经济处在低位共振性复苏,类似大宗商品、传统周期性行业比如银行,甚至包括一些更传统的部分资产都得到系统性重估。而且即使到了今天,部分传统行业的优质公司估值仍然处在合理甚至偏低的位置。

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因为这是个结构性牛市,这意味着前期受制于2020年初疫情的一些资产,随着疫情逐渐的消退,疫苗逐渐的深入之后,可能会进入到一个非常好的估值修复态势。

问:从历史成绩来看,您不仅防守能力出众,进攻能力同样耀眼。您是如何在做好防守的同时又保持产品收益的呢?

我觉得好的投资主要在于对回撤的控制。收益非常好,比如净值从1块钱涨了100%到2元,但只要跌掉50%,基本就回到起点。

我的职业生涯是从券商的资产管理部门出身的,这和券商自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大家都蛮喜欢用绝对收益的思想。基于深度研究的专业假设,利用市场的内在平衡性,强调风险收益比。

比如当资产处于系统性低估的时候,是我们左侧布局非常好的时点。而市场非常过热的时候,我们就做一个战略性退出。

通过对回撤的控制和利用深度研究的前瞻性,来达成平衡策略的可持续性。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个人从业已经超过21年,管钱管了11年,我对个人短期排名好坏不是特别在意,我在意的是客户的体验。比如我自己和家人都买了我的产品,那当面对市场波动时,从内心会和客户感同身受,同时采取的也是偏防御型的策略。

也就是说当市场波动率较高,估值体系偏高,流动性相对收紧的背景下,我们更多的希望缓步前行,等积累到足够的安全垫的时候,再逐渐放开持仓的比例。

所以这么多年来,最好的技巧就是选对优秀企业家管理的最优质公司。从历史维度上,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最优秀公司的股价回报接近他们历史平均的ROE回报。大道至简,就有很多值得讨论的话题。

问:洪流老师面对市场的调整,有哪些心得?

我经常举个例子,就是原本一辆快车快到高速公路了,你可能没赶上,但突然开车的司机也就是市场把车倒过来非常长的距离把您接上,重新驶上高速公路。

这就是我面对调整最大的体会。如果大家看历史上美国市场,非常优秀企业的股票股价都曾有波动。比如Facebook、apple、Google,从一个成长周期来看,某个阶段它的涨幅很高,但在未来3个月6个月甚至一年,都是高位震荡甚至不涨。但拉长来看,这些公司在历史上依然创造了非常高的阿尔法。

所以我们感激资本市场的调整,这给增量资金带来机会。市场的健康调整为市场长期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我也经常和客户交流,说A股市场最大的风险不是调整带来的,而是某个特定阶段形成的指数化极速上升带来的。

这是因为中国的人民币资产,除了房地产和金融产品,没有太多可配置的方向。另外国内投资者里散户占比又太高,市场不理性,会有高波动。这种高波动往往在牛市高点附近,很多客户会套得很深。

A股从2019年开始经历了一个非常好的结构性牛市行情,同时在2021年初到现在,经历了非常深刻的核心资产调整和非核心资产的价值重构。我们觉得这是良性的资本市场的阶段性再平衡,也在为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所以我给大家的理财建议是,除了长期投资外,很重要的是要逆向投资,定期投资。当市场低迷门可罗雀的时候,按照历史经验,往往是投资人获取稳定回报最好的时点。

当我们经历今年市场的过山车震荡和调整后,我们也看到基金的发行从春节前的一日售罄,到春节后的基金募集都困难,包括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市场进入冰点。但我觉得逆向投资的时间点可能就在当前出现,建议大家和我一起关注好的基金产品。

问:近期海外市场也不消停,有很多大新闻,比如美国新一轮的大放水,印度疫情又再次爆发了,您怎么看未来的宏观经济?

我们把宏观经济分为两个点。第一个是观察中国自身的宏观经济,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冲击后,中国疫情的控制能力非常强,供应链产业链在全球的定价能力也很强。实际上中国经济在2020年第二季度就开始企稳。

之后经济都是稳定向上的态势。所以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速是18.3%,这是历史上单季度增长非常快的一个时间点。

第二我们也做过分析,按照季度进行调整的GDP的环比增速只有0.6%,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总体内生的力量还不完全像疫情之前那样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表现是逐渐从2020年的宽松向边际收紧转化。如果按10年期国债作为参照指标,在2020年第三季度经济企稳的时候,货币政策已经做了提前的收缩。

我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看法,第一是趋稳的,结构上来看企业盈利预测稳定,甚至部分上调。但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行,这对中国中游的制造业盈利带来压力,而中国又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

所以中国宏观今年是前高后低的态势。

从全球来看,美国和中国正好错开一个身位。拜登上任后,他采取了非常积极的疫苗落地政策,美国经济迎来复苏,宏观数据出现大的上行。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从去年下半年的0.5%反弹到最高1.7%左右,现在的1.6%附近震荡,它反映了美国经济加速复苏的态势。

所以撇开中国,以美国为代表的第一大经济体在2021年面临非常好的向上修复力量。

另外印度还有日本疫情有恶化迹象。但只要当疫苗好消息逐渐出来,比如美国的疫苗专利逐渐释放,疫苗加速落地,我相信全球经济的复苏还是大概率事件,这是我观察的全球宏观总体运行态势。

问:您立足当下,更看好哪些领域和板块?

对中国来说,一定有几个非常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方向。第一个是主席提出的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所以新能源方向包括光伏、汽车和传统能源的供给侧改革在未来10年、30年、50年都是大的战略。

第二个是内循环下的消费市场。中国有3亿以上的中产人口,中国GDP的65%都来自消费端。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行业门类非常齐全,一大批龙头企业都有很好的品牌产品、渠道能力。这些公司在历史上证明了自己具有很好的长期增长。我们始终认为拉长周期来看,消费行业里的优质企业是值得深度研究的。

第三是制造。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围绕制造业产业的技术升级等的变化是值得我们密切观察的。而且我们发现围绕人工智能,包括智能制造、数据、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的改造等等方面,中国传统制造业里的优秀公司有巨大的价值重估机会。

第四是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围绕老龄化的医疗服务,包括创新医疗技术、基因诊断服务,都有巨大机会。我们知道中国的有钱人老龄化了,他愿意自费来进行一些医疗服务项目的支付,这样就带来产业机会。

最后是科技创新,未来围绕这个元素,很多产业都会有好机会。

扫二维码,注册即可领取6.xx%理财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