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论 >

“探路”新格局:浙江逆风先行 起舞“双循环”

2021-05-10 18:48:10来源:中国新闻网

外贸出口份额占中国的比重达到了14%;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第1;“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行1399列……特殊之年,当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还在努力控制疫情,试图重启经济之时,浙江何以交出对外贸易亮眼答卷?沿着“一带一路”,起舞“双循环”成为关键密钥。

处于“一带”与“一路”有机衔接的交汇地带的浙江,正视蜕变、主动求变、乘变而上,以“一带一路”建设统领全面开放,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为世界透视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打开了一扇窗。

从义乌始发的中欧班列。 吴峰宇摄

“一带”与“一路”有机衔接

浙江地处东部沿海,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近年来,浙江实现从对内对外开放向深度融入全球的跃变。“十三五”时期,浙江将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努力连接义乌和宁波舟山港,建立“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格局,打造内联外畅的大通道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如此“家底”,让浙江在疫情冲击中再一次表现出了足够韧劲。

2020年6月,宁波舟山港就实现集装箱运输生产同比正增长,成为中国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的重要保障;2020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亿吨,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港口作业量一直维持在高位。今年春节假期前后,受外贸企业订单充足、出口货物储备较多、航运企业增加运力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宁波舟山港出货量较往年同期明显增长。”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营运操作部经理蒋海江介绍。

沿着浙江版图,从宁波舟山港往西200多公里,被视为全球小商品贸易“风向标”的义乌同样逆势飘红。一列列“义新欧”中欧班列成为连通亚欧大陆、为西方输送防疫及生活物资的“硬核担当”。

“雪中送炭的‘义新欧’中欧班列,让沿线国家客户的合作关系愈加稳固。”义乌市陆港国际班列公司总经理王美才说,疫情之下,越来越多义乌商户以及外商将中欧班列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的物流首选。

东向依港出海、西向依陆出境,双向若无缝衔接无疑能释放乘数效应。为推动“一带”与“一路”有机衔接,过去一年,浙江纵深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打通与江西、安徽等长江以南内陆地区开放融合的西延通道。

如今在浙江及周边省市,深耕国际市场的企业主有了更多选择。货物可以先通过“义新欧”回程班列到达义乌铁路口岸,再采用海铁联运的方式发运至宁波舟山港,随后通过海运运至东南亚。

铁路金华货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比起以往从义乌通过公路运输到宁波,新路线可为企业节省约25%的运费,极大提高了转口贸易效率。

物流兴,则贸易兴,则百业兴。浙江畅通“毛细血管”,以物流大通道建设为发力点,畅通全球物流网络,为“双循环”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2020年4月17日,一艘吊装完毕的货轮停靠在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

2020年4月17日,一艘吊装完毕的货轮停靠在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 王刚摄

国内国际“双循环”翩然起舞

从深层次透视,“贸易往来马蹄疾”背后是浙江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融合的映照。

疫情造成了全球环境更大的不确定性。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疲软,产业链面临重构风险,国际产能合作减缓……作为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省份,浙江受疫情冲击最早、影响最大。

面对疫情冲击,浙江辩证看待,锚定方向,在“自强”上寻突破。2020年,浙江在全国率先组建外贸复工复产专班、稳外贸稳外资协调机制(出口专班)、防疫物资专班。密集出台超常规政策,加大财政、金融、信保、展会等支持力度,杜绝“大水漫灌”,贵在落小落细落实,全力“稳外贸”“稳外资”。

如,杭州第一时间上线了“亲清在线”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让惠企政策“1分钟”落地。余杭“基本电费补贴政策”成为在“亲清在线”上线的第一个区县政策。

“这个方式非常便捷,只要点击申请一下,一个月45000多元的基本电费补贴就实时兑现了。”浙江四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范红娟回忆说。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在“稳”的同时,浙江抢抓“双循环”机遇,向全新的高度奋力攀登。

过去一年,浙江建设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为龙头的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推进20个国际产业合作园、15个境外经贸合作示范区、海外系列站建设,借力“一带一路”,融入“双循环”。

如今,浙江自贸区已实现从挂牌到扩区的“两级跳”,在原先位于舟山的约120平方公里基础上,再增加宁波片区、杭州片区、金义片区,各具优势的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正跃然而出。

“挂牌3个月,各片区已签约重大项目251个,总投资3772亿元人民币,签约引进巴西淡水河谷、美国GE、瑞士ABB、得过采埃孚等一批重量级企业。”浙江自贸区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年,四个片区以占浙江不到1/400的面积贡献了浙江14%的外贸和8%的外资。

逆风前行的浙江,一方面紧抓“双循环”和“自贸区”叠加效应,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危机中育新机;一方面将省域发展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以省域发展促全国发展,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年,浙江实现进出口总额3.38万亿元,同比增长9.6%;实际使用外资1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4%,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了一抹亮色。

数字经济“添翼”开放发展

伴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推进,数字经济成为浙江行稳致远的金钥匙。

从提出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发展至今,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特殊之年,作为“开路先锋”,浙江亦看到问题和短板,看到大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数字经济加速进化、重心下沉的发展趋势,浙江加强数字经济场景应用新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经济与世界建立起全新“链接”。

浙江出口网上交易会越南站-纺织专场、葡萄牙站-汽配专场、意大利站-防疫专场……浙江“云”上连接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以一次次的精准洽谈换来累计意向成交金额的不断攀升,更化危为机,加速开辟融入全球经济的新平台、新道路。

绍兴柯桥灵汐纺织有限公司通过参加秘鲁站-纺织品专场斩获了50万美元的订单。负责人表示,展会利用大数据归类企业产品特性,提前精准匹配买家,通过搭载“浙货云展”线上平台,完整实现了“一对一”配对,“点对点”精准对接。此次对接不论是业务上还是对数字贸易模式的理解上都让自己有不少收获。

依托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浙江也正向世界诠释“一带一路”的美好蕴意。近年来,浙江着力推动数据资源互联互通互享,如大力推进数字丝绸之路、杭州数字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加速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世界电子贸易平台,使移动支付、城市大脑等走向“一带一路”。浙江希冀以此缓解或弥合数字鸿沟,帮助数字技术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共享数字红利。

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义乌全球创新中心——卢旺达数字贸易枢纽启用以来,得益于采购、分销、物流、海关、支付等流程简化,有效降低了义乌市场乃至中国市场中小微企业对非贸易中的采购、物流等经营成本,帮助更多非洲商品飞入中国百姓家。

“我们的咖啡、辣酱等特色农产品在中国的销量越来越高,这都是因为借助eWTP平台,卢旺达的农产品在中国的辨识度越来越高。”卢旺达驻华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奥如是说。

而今审视,浙江经济逆风翻盘的过程也是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

征途未有穷期。日前浙江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首份地方“一带一路”建设“十四五”规划,为加快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勾勒出了一幅行动图。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推进“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建设,要以提升服务国家大局能力和作用为目标,以标志性重大项目为硬支撑,以一流营商环境为软实力,突出特色亮点,集成放大优势,探索新模式、培育增长极,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取得高水平开放战略成果。(完)

【编辑:于晓】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