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到,“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千兆光网和5G用户加快发展,用户体验持续提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超高清视频等高带宽应用进一步融入生产生活,典型行业千兆应用模式形成示范。千兆光网和5G的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竞争力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双千兆’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可以看出,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能向单个用户提供固定和移动网络千兆接入能力,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二者互补互促,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在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和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正在迈入千兆网络新时代。各主要国家均在积极争抢发展主动权,推动千兆光纤固网与5G千兆移动网络建设,促进各行业、各领域探索基于千兆网络的创新应用,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陶旭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基础设施是数字化社会的重要基石。在一线二线城市,运营商在竞争之下已经开始甚至完成了“双千兆”的网络部署,城市智慧化建设能够得到极大的支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在前期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行动计划》,这是落实有关任务要求的重要举措。未来三年是5G和千兆光网发展的关键期,《行动计划》的出台,对于统筹推进“双千兆”网络发展,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建设千兆城市”。此次《行动计划》中,首次明确了千兆城市评价指标,主要从城市5G和千兆光网的网络供给能力、用户发展状况和应用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指标既要具有一定的门槛,也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双千兆”网络发展和应用水平,预计到2021年底,全国能够建成20个以上的“千兆城市”;到2023年底,全国有超过100个城市可以达到“千兆城市”标准。
在“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的背景下,AI、大数据、云计算等业务飞速发展,必然给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改变。对此,粤开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康崇利从三方面进行阐述。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为无接触式消费、新型消费奠定基础。3月25日,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提出要培育壮大零售新业态。包括无接触式消费体验的智慧超市、智慧商店以及直播经济、电子商务等。“双千兆”三年行动计划,意味着网络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伴随着居民收入和就业改善、居民消费意愿边际改善,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双千兆”为新型消费发展铺路。
二是促进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在乡村流通领域深化应用。随着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全面覆盖,有望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培育地域农产品电商优质品牌。
三是以5G、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新基建持续推进,进而推进AR/VR、超高清视频等高带宽应用,促进数字化进一步渗透居民生活。
陶旭骏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限于通过GDP、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表现出来,在生产、生活的便利性、高效率方面,数字化建设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特别在中国整体步入老龄化的背景下,以及收入增长带来的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之下,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和人民的生活幸福感,都依靠技术的提升来获得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