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私风云
在助力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新跨越,在做大规模同时做专做强、做优做精,向具备本土市场优势和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迈进,是证券公司未来重要战略方向。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提速背景下,国内亟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母级券商。
近期上市券商纷纷举行业绩发布会,如何打造航母级券商成为会上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提及该目标,“券商一哥”中信证券将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实现增长和扩大,“投行贵族”中金公司提出将推进落实“数字化、 区域化、国际化”和“中金一家”的“三化一家”战略部署,国泰君安提出“三个三年三步走”中长期战略。
抢占航母级目标机会
在监管层表态要打造证券行业航母级券商之后,头部证券机构有望脱颖而出,而后期落实相关目标的举措备受关注。就行业规模前五来看,截至2020年底,中信证券以1.05万亿元总资产居行业榜首,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总资产均约7000亿元,中金公司总资产为5216亿元。以4月1日收盘价来看,有3家证券公司A股总市值超过200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以3123亿元排名第一,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总市值约为2400亿元。
在3月31日举行的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10年里,中国有望出现一两家与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比肩”的券商。中金公司如果失去机会,未来很可能会被边缘化。中金公司将推进落实“数字化、 区域化、国际化”和“中金一家”的“三化一家”战略部署,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母级券商。
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在2020年业绩发布上表示,中信证券资产规模目前尚不能满足资本市场的发展,将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实现增长和扩大,扩大形式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与中信建投合并的传闻,中信证券回应称,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
关于国际业务发展战略,张佑君直言,中信证券与国际投行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既来自于产品业务线,也来自于客户体系,还有境外市场发展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部分国家和地区,国际布局还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
国泰君安董事长贺青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出“三个三年三步走”中长期战略发展构想。第一个三年(2020-2022年),重在打基础、补短板,巩固头部券商市场地位。第二个三年(2023-2025年),重在提能力、强长项,核心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第三个三年(2026-2028年),重在综合化、国际化,成为受人尊敬、全面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投资银行。
比肩高盛差距有多大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经30年,规模不断壮大,中资券商也日益成长。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强调由“量”向“质”发展,尤其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中资券商也担负起更重的责任,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航母级券商。需要正视的是,由于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等多种因素,中国证券机构全球化影响力增强空间还很大。
2019年11月,监管层表示做强做优做大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并提出六大措施:一是多渠道充实证券公司资本,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二是进一步丰富证券公司服务功能;三是支持证券公司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四是鼓励证券公司加大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投入;六是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合规风控管理。
就中国整体金融体系来看,证券行业的资产规模仍然较小,与银行业相差较大。央行官网显示,初步统计,2020年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5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19.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0.15万亿元,同比增长25%;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与国际投行相比,中资券商也存在较大差距。中证协发布的《证券公司2020年度经营情况分析》显示,与国际同业投行(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野村控股)相比,我国证券公司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能力不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吸引资产及杠杆运用能力不足。
截至2020年末,我国证券行业总资产、净资产分别占四家国际投行的36.78%、77.71%;杠杆率3.86远低于上述国际投行14.37的平均水平。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我国证券行业的盈利能力也与国际同业投行存在较大差距,提升我国证券行业系统重要性和国际竞争力任重道远。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目前国内头部券商与国际顶尖投行的对比来看,无论是业务的规模、体量、结构、声誉等,均存在不小差距,因此打造航母级券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许多中概股在海外上市的时候,都是找高盛、美银、大摩等国际投行作为保荐机构,这表明国内券商在海外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还需提高。
在打造航母级券商目标下,2020年券商合并传闻不断。叶小杰进一步分析:“在可预期的未来,券商合并潮是可能出现的。”除券商内生式发展之外,在必要时可以考虑外延式整合发展,发挥“1+1>2”的效用。因此,对券商进行适当的兼并重组,有利于打造券商行业的“国家队”,加速券商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把握双循环下发展新机遇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脚步加速,中外券商机构“同台竞技”。而国内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推进,直接融资将进一步扩容,中资券商无疑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从已披露的证券机构2020年业绩报告来看,去年注册制推进和股市交投氛围活跃,为增厚券商业绩贡献力量。
中资券商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壮大发展。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向《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可以预判的是,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创新成长也将更为活跃,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规模和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币会持续结构性升值,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资产会更大幅度升级,中国应该抓住这些机会充分吸收资金为自我发展所用。在此发展潮流中,中资券商有望迅速成长。
华泰证券首席执行官周易也曾表示,“双循环”发展格局为证券行业提升产业能级带来了全新的战略机遇,但行业也进入到与同业及跨业机构交互竞争的全新阶段。在助力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新跨越,在做大规模同时做专做强、做优做精,向具备一流本土市场优势和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迈进,是证券公司走向下一个十年的重要战略方向。
叶小杰对头部中资券商推进落实上述目标提出建议,一是加快券商的数字化转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成熟,金融科技的应用日益深化,而这也是打造航母级券商的应有之义。因此,券商应该从理念、战略、组织、人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
二是持续推进券商的国际化进程。航母级券商意味着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头部券商不能只是在国内竞争,而必须直面国际巨头的挑战,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参与到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中。只有不断通过与顶尖对手的交战,才能真正锻造出国际水准的竞争力。
三是打造头部券商的核心竞争力,投行、机构服务、资本中介等业务。在打造航母级券商的过程中,头部券商必须在各个业务条线全面发展的同时,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各个细分市场取得相对优势。
记者:朱灯花
编辑:姚惠
版式:包文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