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论 >

为什么大家宁愿自己做组合也不买FOF?

2021-04-01 14:58:06来源:裸眼看财经

来源:裸眼看财经

这是裸眼看财经的第 159 篇文章

1500字 | 全文阅读需12分钟

大家对FOF这类产品已经不陌生,无论是公募FOF、私募FOF还是券商FOF。但大家也只是了解而已,应该很少有申购FOF产品的,至少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这样,宁愿自己做基金组合,对基金公司推出的FOF产品看都不看一眼。

公募FOF发展的缓慢其实也证实了这一点,绝大多数基民都对FOF产品无感。反观大V做的基金组合,有太多投资者选择跟随,也有很多基民自己做组合,在基金投资交流平台上,甚至有网友表示:“2000块钱买了7只”,“刚去数了一下,一共134只”。

实际上,大家对FOF产品的不认可还是因为看不上它们的业绩表现,我给大家说一个直观的例子:在2020年,所有公募FOF产品的平均回报率为24.66%;在2019年,所有公募FOF产品的平均回报率为12.84%。这两年的业绩,是绝对比不上权益基金水平的。

是FOF基金经理的能力不行吗?事实绝非如此。FOF产品的回报率低,跟基金公司对产品的定位有关:FOF产品的第一要义是控制风险,他们从来都不是做权益基金组合的一类产品,配置的重心其实是固收资产,尤其是优质的债券基金。

在权益基金猛烈发展的年份,FOF产品的这种定位其实并不能迎合大众的需求。在权益基金展现出超强的赚钱能力时,很多投资者都提高了他们的收益预期,即便是误打误撞买了FOF产品,短期收益率太低,很多投资者很快就赎回离场了。

但FOF不失为一类优秀的基金产品,即便是在权益市场特别火热时,FOF基金经理仍能保持稳定的各类资产配置比例,这一点是很难得的。FOF产品的持有人预期收益率也比较低,厌恶风险,对于一年10%以上的收益率会欣然接受。

公募行业是需要这些产品存在的,即便只能是小众产品。未来很多年,A股市场上仍存在很高的超额收益,权益基金将一直是公募市场的焦点,也是持有人最集中的产品,FOF产品的大发展,可能要等很多年,等权益基金干不过指数基金之后。

什么样的人适合买FOF产品?我觉得有养老需求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养老FOF,这类产品的有效性在海外市场已经被证实过,真的能够实现一站式养老服务,尤其是目标日期型基金,产品风险会随着时间的延后不断降低,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风险偏好变化。

其他的投资者,跟着财经大V或者借助买方投顾服务挺好的。很多FOF产品在发行预热时会有很多花招,把FOF产品说成是适合各类投资者的产品、说的特别全能,建议大家看看FOF产品在过去这些年的表现就行了,看收益和风险能不能接受。

看一看今天的基金新闻:

1.一季度公募发行热:15只百亿爆款,年内认购户数有望破亿。这个认购户数破亿挺吓人的,其实是一亿人次,一个投资者买了两只新基金就是两个数据,但这个数据还是很惊人的,大家对新基金的认购热情还是高,甚至有赎旧买新的操作。

2.明星基金经理刘彦春升任景顺长城基金副总经理,在管总规模783亿。刘彦春的事情我们之前讲过了,留在景顺升任副总也在预料之中。还有一个消息,刘彦春要发一只新基金,目标规模200亿以上,很快他也是千亿级基金经理了。

3.华安基金回应员工不当言论:正在调查,一旦核实绝不姑息。华安基金的态度是没问题的,只是这个声明出的有点晚,被媒体曝光后才开始核查。新媒体时代,基金公司的舆论和品牌太重要了,确实是应该防患于未然,严惩不贷。

4.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规模达21.78万亿元,创新高。这几年公募行业发展很快,平均是每年20%左右的规模增长,这个趋势能不能维持下去,还得看权益基金业绩能不能扛得住。但这21.78亿还是有水分的,货币基金占比很高,这点跟私募基金没得比。

5.500万基民偏爱的“公募一哥”张坤隐形重仓股曝光,后市怎么看?基金年报出来后,后市观点是很值得看看的,持仓就断了,滞后性太高了。跟券商的死多头不一样,基金经理对后市研判还是很敢说的,我们在这几天也会整理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