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论 >

海通国际孙明春:ESG正在重新定义企业边界 | 全景·卓识

2021-02-19 10:58:59来源:全景财经

【白酒投资日报】酒鬼酒元旦以来涨38%,十四五激进规划能实现吗?|| 【新能源汽车投资日报】车企市值一哥比亚迪到底贵不贵?

2020年无疑是ESG快速发展的一年。

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2020年,在全球疫情的“黑天鹅”之下,ESG评级较高的企业显露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ESG投资理念也因此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热点。

2020年7月1日,港交所于2019年12月17日发布的新版ESG指引及相关上市规则正式生效。9月4日,深交所也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其中第十六条提出,考核指标中包括“是否主动披露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履行情况,报告内容是否充实、完整”。9月25日,上交所制定并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自愿信息披露》,其中明确指出,科创公司自愿披露的信息除战略信息、财务信息、预测信息、研发信息、业务信息、行业信息外,还包含社会责任信息。

与其他投资理念相比,ESG不管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尚未成体系化。2021年,ESG发展会迎来怎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应该如何理解ESG的投资价值?近日,全景·卓识与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孙明春认为,企业提高ESG评分的一系列措施,前期虽然会增加成本,但后期其实还获得了更多效率上,以及融资上的回报。更重要的是,ESG正在重新定义企业的边界,用来解决靠税收、靠政府解决不了的问题。

孙明春称,目前,ESG在国内还正处在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扩散演化的过程,企业和投资者应该持着成长性、增长性的思维去看待ESG的投资周期。

人物介绍:孙明春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全景·卓识 X 海通国际孙明春

早做比晚做好

全景·卓识:对于国内来说,ESG还正处在起步阶段,投资机构与企业应该如何去理解ESG的投资理念和价值?

孙明春:从投资者角度来讲,最初是欧洲的一批投资者进行ESG投资,他们其实是真正富有社会责任感,并没有想去获得额外的回报。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投资理念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尤其是联合国的责任投资原则组织成立以后,越来越多的大机构也开始认同负责任投资理念。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ESG评级高的公司来进行投资,也就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了这些企业。

那么,投资者的选择开始影响企业行为。企业发现,提高自己的ESG评分,会有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也有助于股票和市值的上涨。

而且后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早做比晚做好。一是如果做得晚了,一旦发生环保事故,会给企业带来非常沉重的财务负担。二是企业家也意识到,环境保护是大势所趋。早做也得做,晚做也得做,而且晚做的话,后面的监管成本会越来越高。

实际上,通过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措施,前期虽然会增加成本,但后期其实还获得了很多效率上的回报。同时,因为企业的ESG评分提高了,或者说绿色指标提高了,企业有机会从更多渠道去获得债务融资以及股权融资,所以企业家也慢慢意识到ESG是一件值得做的事。

另外,在ESG发展的过程中,监管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没有监管机构强制性去要求披露ESG方面的信息,可能很多企业还不知道这件事。

所以说ESG的发展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来自监管的压力、来自投资者的压力,以及来自投资者的动力,使得企业家开始这么去做。我觉得从中国内地来说,大家还得慢慢地去了解ESG地重要性,更多地去意识到ESG不只是成本,还是有它的收益的。

重新定义企业的边界

全景·卓识:近期“996”梗大火,员工的权益问题也不断引起热议。从ESG角度看,企业应该如何处理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孙明春:以前我们经常从市场经济理解一个公司,觉得公司最终是对股东负责。那么ESG强调的是“stakeholder”,而股东为“shareholder”,“stakeholder”即相关利益主体,包括企业的股东、员工、客户、上下游的供应商,包括社会和所在的社区,也包括地球,也就是我们的环境。

有一个词叫“义利并举”。企业在赚钱的时候不能只想着利,要同时兼顾到义。我个人认为,ESG正在改变企业的边界。在新的环境下,我认为企业承担的功能不只是赚钱,它其实应该承担更大的功能。

实际上为什么要推行ESG?我们经常讨论贫富差距和环境问题。如果想缩小贫富差距,遏制环境污染行为,一个是通过税收的方法去解决。但是从全球趋势来看,只要走市场化的道路,基本全世界都在减税。

那怎么解决?有一个词叫“影响力投资”。企业和投资者不仅自己要做好ESG,还可以通过手上的投资资金,要求被投资的这些企业也都要做好,慢慢地就可以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共识,变成一种自律行为。

企业不是靠压榨员工来赚钱,而应该在创造生产、创造服务、创造利润的过程中,把“stakeholder”全考虑了。因此我认为ESG是一个社会运动,它在重新定义企业的边界,用来解决靠政府、靠行政解决不了的问题。

不应唯业绩论

全景·卓识:具体来说,ESG从哪些方面影响着企业效益?

孙明春:我觉得不要这样想。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数据其实都是统计层面的数据,看到的都是整个群体的状态。

具体到各个公司,做了ESG是不是就一定怎么样?其实很难说,因为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财务因素有可能会左右企业的业绩。ESG更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持续的、渐进性的东西。具体说ESG什么时候能发挥作用?就像锻炼身体一样,你说锻炼到哪天我身体才变好,其实很难说。

因此ESG从个股层面,或者单个企业层面是很难去做一个判断,但锻炼身体肯定会越来越强,我们只能说是越来越多的数据证明,从统计层面上看,ESG确实是有带来效益。但是坦率讲,这个问题从学术界也还是有争议。

到底ESG的因素对于改善业绩的作用有多大?我觉得如果ESG的理念是依靠这个去引导的话,这条路就走错了。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企业家,其实ESG应该是让大家更多地去意识到社会责任。

ESG还处在前期爆发阶段

全景·卓识:从投资机构的角度看,ESG有没有一个显现的投资周期?或者说它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孙明春:首先要意识到ESG投资还正处在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扩散演化的过程。所以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历史数据去验证未来。

就像新冠疫情刚爆发的时候,一天新增100个、1000个、1万个病例,一开始觉得数字很大,后来发现这都是小数,因为它还处在不断扩散的过程。

我觉得ESG也是一样,它现在还是在一个前期爆发的阶段,远远没有达到稳定的状态,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数据,都不见得能给我们提供太多的规律性结论。我们还是应该持着成长性、增长性的思维来看ESG的投资周期。

让市场去探索出最好的模式

全景·卓识:应该如何制定ESG的评价标准?从监管层面看,应该如何促进ESG的发展?

孙明春:我觉得评价标准应该让市场来决定。因为从全世界来讲,ESG的评级还处在前期的探索过程,让市场做的好处是企业和机构都可以竞争,可以把最好的模式做出来。

我认为ESG是个新东西,千万不要过早把一个新东西固定在一个老模式上面去,否则很可能会错过最好的东西。

从监管来看,我认为还是尽可能少干预,不要太多的行政监管。但是最主要的一点,我认为是加强信息的披露,比如让企业公布员工的性别年龄比、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否愿意做碳中性等等。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