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赚钱效应升温,风格却不断切换,抓住低吸潜伏的好时机!立即开户,踏准节奏,不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play向前向后编者按:
又到岁末总结展望时。
2020 持续整年的新冠疫情令全球经济蒙阴,但率先控制疫情,稳健复工复产的中国成为全球资本趋之若鹜的避风港。尽管上证指数表现波澜不惊,但围绕医药、科技、消费三大主线展开的个股行情,却频频出现涨势堪称波澜壮阔的大牛股。基金爆棚热销,也反映出刚刚而立之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正在从“散户化”向“机构化”发生转变。与此同时,全球资本洼地的港股市场,也在新经济发展格局中迎来估值回升的曙光。
在这个令所有人记忆深刻的年份即将过去之际,全景·卓识与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联合推出《前瞻2021》岁末专题,希望从与宏观专家、私募大咖以及中国最顶尖证券分析师群体的深度交流中,尝试勾勒出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产业发展的主要脉络,寻找在明年注册制全面推行的情况下,中国资本市场较具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港股,2020年全球资本市场的遗珠。
自 2019年初美联储结束加息与缩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之后,货币政策环境维持大规模持续宽松状态,全球股市连续两年均迎来了牛市。在全球主要股指对比中可知,无论是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2019-2020年时期都经历了大幅上涨。
不过,其中有两个市场成为了例外,一个是英国股市,另外一个,则是香港股市。与其他主要股指动辄 20%-70%的涨幅相比,恒生指数从2019年至2020年末的总涨跌幅仅为2%多。
而且,深陷脱欧僵局之中并将面临多年脱欧“后遗症”的英国,还在持续遭遇金融资金流出,国际资本重新大举流入英国恐难成为现实。相比之下,2021 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带动周期蓝筹盈利改善的背景下,顺应弱美元下国际资本加大对新兴市场优质资产配置的趋势,全球市场洼地的港股市场,机遇似乎已经悄然来临。
近日,全景·卓识与荣获新财富最佳港股及海外研究团队的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就2021年港股及海外市场形势、投资机遇与领域以及关键风险事件等问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张忆东认为,基于政治因素缓和、基本面改善以及资金面宽松情况下,2021年港股市场将迎来全面价值重估,叠加新兴行业占比持续提升配合新经济朱格拉长周期效应,港股市场还有强力的成长驱动因素,两大利好支撑港股2021年将迎来指数型牛市。
同时,他还提到,在债务违约、通胀幻觉、问责法案几大主要风险节点干扰之下,港股指数型牛市之中也将有震荡波动阶段,对投资者专业度也有一定考验。
人物介绍:张忆东
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
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
三维度因素支撑港股价值重估
全景·卓识:您认为2021年的港股市场走势会是什么样的?主要有哪些影响因素?
张忆东:近期我们出的年度策略名字就叫“做多中国,港股牛市”,明确对港股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主要有价值重估、成长驱动两个层面的考虑。
从价值重估的角度看,首先是2020年海外一些疫情因素,再加上地缘政治都压低了港股的风险偏好,使得港股大幅跑输新兴市场,更加跑输A股。但是,明年随着疫苗逐步普及,疫情对于经济、港股资产的负面影响,反而开始像弹簧一样向上迸发,转为正面影响。
同时,美国明年1月20日新总统上任之后,中美关系会迎来一个基本缓和的冷静窗口期,因为美国新总统上任以后,当务之急是解决国内一些结构性问题,如疫情、经济等。所以,中美关系能得到一定的缓和,这些使得明年港股的风险偏好层面是正面的。
第二,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复苏已经很明确了,全球经济在明年上半年也会迎来比较强劲的复苏,特别是欧美经济体主动补库存的需求是比较强烈的,从而使得全球投资风格呈现为成长和价值之间的再平衡。作为全球市场价值洼地的港股,更容易受到大量资产配置的价值投资者青睐。
第三,用资金面看,不仅美国要解决问题,欧洲也要解决他的深层次问题,所以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依然会延续,所以港股市场面临的资金面也是正面的。
以这三个维度看,我们认为明年价值重估是很明确的,足以支撑港股向上走。
“朱格拉”+“新经济”促成长驱动
张忆东:再从成长驱动的角度来说,恒生指数这几年在发生日新月异的改变,以前提到港股总认为他便宜,但却又不涨。实际上在2018年以后,随着IPO制度改革,香港开始拥抱新经济,中概股回归、独角兽公司上市,以及没有盈利甚至没有收入的生物医药公司,雨后春笋一般在香港市场IPO,使得恒生指数慢慢脱胎换骨,它要开始适应中国新经济的朱格拉周期,这种长达10年的新发展格局。
所以,2021年恒生指数中科技、消费、医药占比会不断提升,甚至有可能占近半壁江山。目前来看,新兴行业好公司成长性是很明确的,加上明年全球流动性也不会太紧,这些成长型龙头公司即便不考虑估值进一步抬升,只要维持目前估值状况,那么它盈利驱动明年百分之三四十增长是完全可能的。这样看来,我们非常有信心恒生指数明年能呈现20%以上的指数行情。
而且从结构上来说,价值和成长都有机会,其中上半年价值可能会更明显一些,一方面像金融,特别是银行、保险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价值股,它有价值重估的可能。因为AH股历史溢价率平均在10%-15%,但2020年创了历史记录,A股比港股同类公司贵了近50%,这部分会有收敛趋势。
明年上半年复苏背景下,除了金融资产重估以外,受益于欧美强烈补库存的整个库存周期,也不可小视。主动补库存周期受益的是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出口型制造业龙头,包括家电、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以及一些精品材料,其中蕴含了很多细分行业兼具成长型、周期属性的制造业龙头公司。
同时,从明年二季度开始,围绕长期主赛道、大趋势,内需驱动科技创新以及适应中国人口老龄结构变化带来的改革和新需求爆发中,我们比较看好互联网。
经过明年年初排除掉一些政策风险因素之后,既有科技属性、又有消费属性的互联网巨头,会迎来科技创新驱动的新成长阶段。因为拉长时间来看,在中国还有6亿人民人均月收入不足1000人民币的情况下,内地人均GDP提升还有很大空间,这将是互联网新消费业态,互联网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的成长聚宝盆市场。
所以,对于科技巨头,特别是港股的互联网巨头,我们依然长期看好。另外像纺织体育鞋服,由于疫情之后的成长动能修复叠加体育大年,体育鞋服相关的品牌公司也是值得看好。明年上半年,这些关键因素带来的震荡,恰恰能够给大家带来黄金坑的机会。
总结来说,明年我们认为第一是港股指数牛市,第二是上半年以复苏驱动的价值重估会有更好的表现。下半年则是长期的新经济朱格拉周期驱动,成长型的核心资产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三大风险节点:债务违约、通胀幻觉、问责法案
全景·卓识:那您认为2021年又有哪些风险因素是该重点注意?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又该如何防范呢?
张忆东:明年我们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事件,第一是上半年内地地方债务相关的信用风险,可能会出现阶段性和结构性的冲击。某些县一级和地市一级的地方城投债违约,可能在短期使得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风险偏好下降,而且对于短期的基本面预期也会有一定冲击。
但是我们认为这恰是中央为长期高质量发展、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化解存量风险的战略举措。通过打破城投债刚兑信仰,是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像改革寻求发展动力,释放改革红利,从而推动中国内需市场扩大和一些科技领域创新,以及整个内需驱动相关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个关注节点是明年二季度,一方面是美国补库存的动能比较强劲,但疫情对于亚非拉的影响可能会在明年更加明显,同时欧美相对亚非拉可能受疫苗普及更早更快一些,这样的时间差就会导致明年二季度,整个阶段性的海外大宗商品上涨,铜、铝、原油都可能会给大家一个通胀幻觉。而通胀幻觉之前一切都很美好,大家按照复苏来进行投资,但是通胀幻觉一旦起来,大家可能会担忧货币政策提前收缩,从而使得全球风险资产形成一个震荡。
第三个维度是结构性的重要变化,美国在推动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其实这对于中概股回归香港回归港股、A股,我们认为是一个驱动,也使得一些内地新经济独角兽更偏好在科创板、港股新经济板块上市。
综合这三个变量,我们认为普通投资者自己去投港股其实并不是最佳选择,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虽然明年港股有指数牛市,但中间多有震荡结构性的机会,而且如何给新经济龙头定价也需要非常专业的能力。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请普通投资者定期定投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港股通产品,或者港股基金。
ESG理念日益加深是风险也是机遇
全景·卓识:您如何看到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责任投资的理念?这个概念后续会对投资产生哪些影响?
张忆东:ESG确实是当下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欧洲这两年推动ESG标准非常积极主动。无论是港股、海外欧美市场还是未来的A股,我们认为ESG理念会逐步成为衡量核心资产的重要维度。
因为在低增长、高债务、低利率的大背景下,大家关注一家企业并不完全都在看他的高增长。如果它的高增长是以破坏生态、损失公共利益为前提,其实在海外ESG理念下,反而给的是低估值。
很明显,我们看到一些涉及高污染过剩产能,或者黄赌毒因素的企业,基于ESG理念,都是会被投资者所拒绝的。这也给了国内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的优秀公司警示,他们需要适应这种全球投资比较慢的长期风格。但是,有的时候慢趋势也恰恰是长期的趋势,能够让我们的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都关注到可持续发展。
所以,顺着ESG理念思考,我们对于像光伏、新能源车、一些生物医药或者对于人类大多数有帮助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可以给予它更高的估值溢价。反过来说,对于高污染高能耗,以损害未来利益来谋取现金高增长的一些细分行业龙头,反而要进行估值的折价。这个可能是未来几年大家在投资港股里面,需要关注的一个风险点,同时也是机遇点。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